1. 艺术曾是专名

“艺术”是什么?

  • 抽象本质。艺术的研究(艺术史、风格史、形而上学),总是遵循一种循环论证范式:假定总结了地球上保留下来的一切艺术品,并将他们还原为共同的本质。艺术是关于人的,而不是关于抽象本质。形而上学家
  • 共识。通过共识,我们把我们称之为(共同认同它为)艺术的东西叫作艺术。但是“共识”被社会学否定。先验的某些东西
  • 前卫艺术(正在生成的艺术)的历史学家,对艺术时间的(非本体论的)回顾确认。
    • 艺术在发生。追溯先验的东西,追溯语言符号。海德格尔
    • “前卫”艺术的自我否定,冲突和矛盾其实是艺术的结构所在。黑格尔
  • 感性的审美判断,来自不确认的情感。“艺术”只是一个共名,而不是抽象概念。

“艺术(鉴赏)家”是什么?

  • 艺术批评家,是喜爱艺术,处于艺术之中的。
  • 历史学家,历史是一个可以不断上诉的法庭。不断重新判断,对“前提”保持怀疑。

艺术理论,不能建立在艺术之上。因为理论是理性的,而艺术是感性的。(实际上可以争辩,理性是建立在感性之上的。)理论需要是可证伪的。

  • “艺术”是一个指称,而没有意义,没有被归于某一个概念之下:
    • 专名理论(穆勒),专名或单名(proper or singular names)(不同于通名或普通名词 general names or common nouns)意味着只能拈出一个个体,没有内涵只有外延。专名可以有特指功能却没有描述功能。
    • 弗雷格、罗素、塞尔,认为专名或单名有内涵(意义),是多个摹状语的集合(cluster concept)。
    • 克里普克,专名都是严格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s),重要的是它的指称而不是意义。无论有多少摹状语,专名还是为了特指那个具体的个体。
  • “审美判断”比较(类似类比的具体的比较)人们的(“艺术的”)情感——指向当下的某个东西的,引起的特殊的联想的情感。(逻辑的)艺术解释,是建立在这些非理性的情感之上的。
  • 艺术的“理念”来自(也属于)每个人,但是是在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上的——由此被赋予了一定的普遍性。

前卫传统

  • 前卫:艺术的辩证意义。艺术不是被事先给予的,也不是继承得来的,而是被规定为新颖性的那种辩证意义,正是它的历史性本身。
  • 传统:法理学。传统也包含了:传承、转译和背叛。

后现代

  • 现代性:其艺术实践和艺术批评都由作为专名的艺术理念加以调节的时代。
  • 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被打破,强调断裂和背叛。~杜尚(Duchamp)的《泉》,嘲弄权威的方式,也是一个检验,对艺术的体制(内部的循环论证)的检验。

2. R.Mutt事件

艺术体制的反抗。

  • 艺术体制的循环论证:(1)调用论:某物是艺术,是因为一个艺术家这么说;(2)语境论:某物是艺术,因为语境(比如博物馆、美术馆)是这么规定的。
  • 当时的事实,艺术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获得合法性,而这种比较只能针对早已合法的东西进行,合法化只能来自过去。
  • 1912年《下楼梯的裸女》被巴黎独立艺术家协会拒之门外。
  •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出(任何人都可以参展),《泉》的出现是对这个体制的检验。理事会最终拒绝《泉》向公众展出。
    • 对所谓“自由”的讽刺。
    • 《盲人》漫画,讽刺公众对现代艺术是盲目的。
\[\frac{《下楼梯的裸女》}{巴黎独立艺术家协会} = \frac{(《下楼梯的裸女》)}{(军械库展览)} = \frac{《泉》}{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

3. 现成品与管装颜料

背景:

  • 绘画的衰弱:(1)客观状况让绘画作为手艺变得无用;(2)主观感受让绘画不可能再作为传统。
  • 抛弃具体的指称物,不再及物地(transitively)画,而是反身地(reflexively)画。构想“无物的世界”(Gegenstandslose Welt),这个世界充满着意在令自己可见的形式和色彩,而你在画画时一直受到绘画乃是*纯粹可见性*(pure visibility)观念的引导。

3.1 现成品

纯粹色彩:

  • 康定斯基。早期抽象主义,还原并寻找绘画的共性、本质,寻找一般抽象
    • 纯粹色彩:“人们称作色彩的…奇怪的存在物”。
  • 杜尚:现成品,“…创作就是不停地选择。所以,为了选择,你可以使用管装颜料,可以使用画笔,但是你也可以使用一件现成的东西。”,管装颜料最初也是一种现成品。
    • 纯粹色彩:“被叫作颜料的加工对象”,是现成品。
    • 放弃手艺本身的“内在必然性”。保留了天才和机智。

创作的不可能性(铁的不可能性),工业化之后熟练创作“不可能”(或者说丧失了传统的意义用处),人们好像不应该再画画了。杜尚也停止了绘画。以至于绘画在其潜在的、未实现的状态中还永远保持着可能性。 摄影或电影要比绘画具有更多的艺术,因为这些新的文化形式还未被剥夺社会功能,它们还能瞥见一种真在的流行艺术的可能性。

3.2 创作+鉴赏

分光法——通过使用管装颜料:

  • 相对于外光法(plein-airism),画家亲自研磨与调制颜料,直接对应自然中的颜色。
  • 管装颜料也把分工引进到绘画中。绘画的现代主义,一部分上是画家反对劳动分工的抵抗。
    • 分光法创立了新的美学上的劳动分工。创作者使用现成编号的管装颜料,观众则主动合成不同颜色成为一个积极的合作者——鉴赏家参与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