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Talk
1. 销售与渠道策略
- 独立站的重要性
- 独立站是品牌的核心端点,可以沉淀客户的 Email 与用户数据。
- 在 Kickstarter (KS) 启动前,独立站要先做 预热宣传,积累潜在客户,提高众筹转化率。
- 独立站的作用不仅是销售,还能通过 流量引导、客户关系管理 来减少对平台的依赖。
- 亚马逊与淘宝的差异
- 亚马逊主要是“卖东西”,但会隔离客户,不易直接获取用户信息。
- 淘宝逻辑不同,更开放,但依赖中国本地用户群。
- 上亚马逊有两种方式:
- 代销模式(例如:仪表产品由亚马逊代销)。
- 自营店铺(例如:外壳产品自己开店)。
2. 产品与服务
- 产品设计原则
- 产品要足够简单,避免复杂功能导致用户困惑、退货率高。
- 辅助措施:
- 更完善的说明书(可在说明书放置 二维码(QR Code),引导用户到视频教程或客服)。
- 24小时在线客服 (PA客服团队),及时解决用户问题,降低退货风险。
- 仓储与物流
- 需要提前规划 产品仓库、配送和退货 机制。
- 要考虑海外市场(例如美国/EU)的物流方案。
3. 执行要点
- 独立站:建好并用于前期预热和Email收集。
- 亚马逊:选择合适模式(代销 vs 自营),扩大市场覆盖。
- 说明书:简洁、带二维码,连接到更详细的帮助内容。
- 客服:24小时在线支持,减少退货。
- 产品:保持简单易用,优化用户体验。
- 仓储与配送:提前规划退货、物流、库存管理。
Make A product in Kickstarter
- 阶段一(前测): 低成本验证市场兴趣,收集核心用户。
- 阶段二(预热): 用社群+广告建立声量和热度,为上线铺垫氛围。
- 阶段三(上线): 广告集中投放+平台流量爆发,驱动销量与扩散。
阶段一:前测(1-2周,含1周准备)
目标: 积累潜在用户,收集 1000–3000 个邮箱,完成至少 10% 调查问卷。
- 素材准备:
- 优先拍摄高质量产品实拍图(数量要多,留出剪辑与测试空间)。
- 补充渲染图,用于动画或对比展示,提升视觉冲击。
- 官网搭建:
- 建立简单落地页(Landing Page),展示核心卖点与视觉效果。
- 提供邮箱收集表单、调研问卷入口。
- 广告投放:
- 预算:8k–10k 美元。
- 预估单邮箱成本:约 3 USD/个。
- 用广告+落地页测试不同受众、不同素材效果,为后续视频与传播策略提供数据依据。
阶段二:预热(4–6周)
目标: 建立社区氛围、提高品牌认知度,为上线集中爆发做铺垫。
- 社群建设:
- 以 Meta(Facebook/Instagram)社群为主,持续运营和互动。
- 广告投放:
- 广告为关键驱动力。
- 若整体预算 50 万美元:建议 20–25% 用于预热。
- 若整体预算百万美元:建议 10–20% 用于预热。
- KOL 投放:
- 提前寄送样机,邀请评测,但主要是“背书”作用,不以转化为核心目标。
- 节奏:预热阶段少量释放内容,集中在上线前密集曝光。
- 内容铺垫:
- 在预热中期–后期投放 Kickstarter 视频(KS视频),开始正式曝光产品完整故事。
阶段三:上线(4–8周)
目标: 利用 Kickstarter 平台机制与广告投放实现销量爆发。
- 广告预算分配:
- 约 60% 的广告预算用于上线阶段。
- 上线前几天就能看出趋势和成绩,需快速优化。
- 流量引入:
- 重点平台:Google 广告 + 短视频渠道(TikTok)。
- 聚焦精准投放,吸引更大范围用户进入 KS 页面。
- 仓储与物流准备:
- 上线后一周即可着手发货与仓储的准备工作,缩短交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