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9月13日 我做为甲方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影片拍摄过程。拍摄的过程为期一天半,跨越了三座城市。

  • Day1 场地1:广州天河农业银行,富含西式风情的建筑。
  • Day1 场地2:广州海珠创意园区,拍摄江景和巷路景色。
  • Day1 场地3:佛山三水水坝,拍摄自然风格景色。
  • Day2 场地4:深圳道路场景。
  • Day2 场地4:深圳海边场景。
  • Day2 场地5:深圳影视基地内的室内车库场景。

团队也是比想象中大很多。没有想要在甲方面前唯唯诺诺的导演,到了片场是这么威风凛凛。

  • 导演
  • 场记(Script Supervisor)
  • 演员。演员的翻译。动物演员的主人。
  • 摄影师(Camera Operator)。直接操作摄影机拍摄,执行 DP 的镜头设计,精准控制镜头运动(如推、拉、摇、移、跟)。
  • 摄影助理(1st/2nd AC):
    • 1st AC(第一助理):负责 “跟焦”(确保拍摄主体清晰)、记录拍摄数据(如镜头型号、光圈、焦距);
    • 2nd AC(第二助理):负责装拆胶片 / 存储卡、整理设备、协助 1st AC,部分还需制作 “场记板”(拍摄时记录场次、镜号、条数)。
  • 灯光师(Gaffer):根据 DP 的要求设计灯光方案,布置灯光设备(如主光、补光、逆光),控制光线强度、方向,营造画面氛围(如暗调场景用侧逆光突出人物轮廓)。
  • 灯光助理(Best Boy):协助灯光师搬运、安装灯光设备,管理灯光团队,确保用电安全。
  • 无人机飞手和助理。
  • 道具师(Property Master),服装师(Costume Designer),化妆师(Makeup Artist)。

感觉印象深刻的是摄影的过程。首先是,灯光师准备好灯光,同步摄影师会选择好机位。机位会有多种选择,有运动相机的拍摄,有固定相机的拍摄,也有需要摄影师手动控制的以达到更灵活效果的机位。 拍摄的过程中,由于车上位置有限,跟焦摄影师都趴在后备箱。一个大汉盘在狭小的后备箱真的是辛苦。

跟车的拍摄也是很有意思,前后车内用对讲机实时沟通,根据路况调整车位和镜头。搭配上镜头运动摄影师和跟焦摄影师的完美配合。

另外无人机穿梭机的镜头也是毕竟困难的,需要飞手和汽车驾驶员的完美配合才能拍摄到理想的画面镜头。还很容易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我们也是尝试了很多次,但是最后由于时间限制只拍摄到了80分的镜头。但是哪怕不是100分,这个画面也是非常的震撼。

内场的布置也是很精妙,窗外的灯光配合室内的烟雾效果产生丁达尔特效,整个画面一下子就富有了深度。另外对外界灯光的调整也是高水平的。工作人员的布置和拆卸也是井井有条非常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