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人是“从事感性活动的感性主体”。 真正的自然界是感性的自然界(不是自然科学抽调人的抽象自然界),它就是人的感性,就是“直接地对他来说,感性地存在着的另一个人”。 社会主义——“是从作为存在物的人和自然界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

辩证逻辑

  • 辩证逻辑是形式逻辑的具体化的理解。
  • 辩证逻辑的本质就是自我否定,自我否定之下的矛盾学说,而不是在对立统一下的矛盾学说。
  • 辩证逻辑的反身性(自相矛盾—悖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Predrag Vranicki 1958

“斗争”和“自我否定”

我的疑问:“斗争”和“自我否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斗争的要求排他性吗?辩证法是革命的逻辑? 一切冲突都可以是“阶级斗争”吗?

chatgpt : 从这个角度来看,阶级斗争与自我否定之间存在一种间接的关系。阶级斗争可以被视为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表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否定的形式。通过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矛盾解决,社会可以实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阶级斗争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中自我否定的一种表现。

chatgpt :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阶级斗争和自我否定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阶级斗争强调的是社会历史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自我否定更广泛地适用于个体或事物的发展过程。阶级斗争可以被看作是自我否定的一种具体表现,但自我否定还包含了更广泛的内在矛盾和冲突的解决过程。因此,虽然阶级斗争可以与自我否定联系起来,但它们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回顾阶级斗争的历史,斗争的双方其实相互是自己的自我否定,阶级斗争的双方是排他的,所以才阶级斗争必须要付诸暴力的冲突。 所以并不是一切的敌对关系都可以归结为阶级斗争。

“看来,肯定和否定存在着绝对的差别。但是,肯定和否定本身是同一的,因此可以把肯定叫做否定,反之,也可以把否定叫做肯定。例如资产和负债不是资产的两个特殊的单独的种类。对于一方即债务人来说是否定的东西,对于另一方即债权人来说则是肯定。的东西。同样,朝东的路同时也是往西的路。这样,肯定和否定互为条件,并且只存在于相互联系之中。没有磁体的南极就没有北极,没有北极也就没有南极。如果我们将一个磁体平分为二,不可能一块是北极;而另一块是南极。对于电来说,同样,正电和负电不是两种各自独立存在的不同的电流。在对立中不存在某种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而存在着自己的另一种东西” (黑格尔《逻辑学》)

辩证法的诠释: “矛盾统一(自否定的原则),和中国的传统讲的对立统一不一样(对立统一预设了两个东西,一个矛一个盾)。” “矛盾统一”是“对立统一”,但是不是中国传统所理解的“对立统一”。

  • 但是中国传统的对立确实是从“一”出发的,它和西方的差别应该是在于主观能动性上,中国的哲学观是朴素自然的,没有能动性,也就没有自己与自己斗争的自我否定的思想。
  • 问题在于中国人的敌我关系,不是排他的矛盾关系。中国人的敌我关系,往往是一种流动性的,比如现在的朋友可能是以后的敌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等。而矛盾关系的双方是排他的,非我即你的,所以作为“矛盾”的阶级斗争才注定要用暴力革命来解决。

《实践论》

《实践论》

  •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
  • 实践:
    1. 感性认识阶段:产生印象和印象之间的联系。
    2. 理性认识阶段:“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3. 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 理论和实践相互为准则,理论和实践也要结合现实的情况。

考虑到实践的概念的错位

  • 感性活动(就是实践)在这里确实有被片面化为感性认识的嫌疑。感性活动在西方有很深的源头,其中包含了自由意志、也包含了本体论的思想,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
  • “知行合一”也确实有很大的中国传统功利心理的先见。实践是创造性的活动,不一定是有现实的直接价值。可能是真理的追求,可能是自我的实现,不一定是现实功利的“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