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an Startup

通过类比:

制造业 创业
精益生产 精益创业
实体产品的生产为发展单元 经证实的认知为发展单元

1. 总述

(1)创业者无处不在。新创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为目的而设立的个人机构。

(2)创业即是管理。“创业企业家”,需要能够应对极端不稳定情况的新的管理方式。

  • 创业失败的原因:(1)创业出于混乱和不确定中,错误使用旧的企业管理方式——良好的计划、可靠的战略、市场分析的诱惑——导致失败;(2)完全放弃管理方法导致失败,新创企业也是可以加以科学管理的。

(3)经证实的认知。为了学习了解如何建立一种可持续的业务,频繁通过实验来验证创业者们的愿景。

  • 要求人们用不同的方法衡量生产力。创业的目的在与找到要开发什么东西。

(4)开发-测量-认知。新创企业的基本活动:把点子转化为产品、衡量顾客的反馈,然后认识到应该改变或坚持。

graph LR
RZ[["认知"]] --> GN["概念"]
GN --> KF[["开发"]]
KF --> CP["产品"]
CP --> CL[["测量"]]
CL --> SJ["数据"]
SJ --> RZ
  • 目标客户-小范围实验-反馈修改-产品迭代-获得核心认知-高速增长。
  • 不应该假设制定复杂的计划,而是要不断调整。设计小规模实验,找到计划中非事实性的、假设性的部分,然后制定测试的方法。
  • 要通过实验来决定,在其独特环境中哪些技巧是可行的。缩短整个循环的时间。
  • (1)找到哪些假设是需要测试的;(2)用一个最小化的可行产品尽快进入“开发”阶段。推向客户,评估反应;(3)“测量”阶段,创新核算;(4)及早看到“转型”时刻,减少损失。

(5)创新核算,来衡量创新(哪怕是失败的创新)的收获。需要关注:进度的衡量、阶段性目标的确立、工作的优先分配。价值的创建(而不是“利润”)。

2. 假设、实验、迭代

战略基于假设:新创企业的早期目标应该是尽可能迅速验证这些假设。

创业者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建立可以系统测试这些假设的组织架构,第二项挑战,则是在任何创业条件下忠于企业的总体愿景,严格执行这些测试。

  • 假设很重要,新创企业的发展不依赖于成熟企业管理的市场调研,而依赖快速的假设、实验、调整。
  • 企业的信念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我们需要严密地分析假设,提取出其中的预设(或者说在其形式逻辑体系下不证自明的“公理”)。 (可以举例)
  • 创建“顾客典型”。实验和迭代地——通过“现地现物”的方式考察消费者的取向,而不是市场调研和白板上的深度分析。

3. 最小化可行产品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 MVP):在分析和停止分析进行开发之间平衡。

举例:

质量:对质量问题讨论的前提是,企业已经了解哪些产品特质在顾客眼中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通过最小化可行产品,去了解顾客在意的是什么品质(“便宜”的产品思路不一定是不好的——IMVU的传送)。

可能的障碍:(1)专利的申请和保护;(2)其他企业的摹仿(通过更快的反馈来生存);(3)害怕失败的坏影响。

4. 核算衡量

  1. 确定基准线:使用最小化可行产品确定企业目前所处阶段的真实数据。
  2. 调整引擎:新创企业必须尝试把增长引擎从基准线逐步调至理想状态。
  3. 转型还是坚持?

同期群分析。 不按照功能的开发量来衡量(传统企业的工程师思维),而是根据经证实的认知来衡量生产效率。 正确关注虚荣指标。 (1)可执行。(2)可使用。(3)可审查。

转型:放大转型、缩小转型、客户细分市场转型、客户需求转型、平台转型、商业架构转型、价值获取转型、增长引擎转型、渠道转型、技术转型。

5. 加速

发布周期。 激励员工。

  • 生产批量:
    • “单件流”省去了流程上的工作,有时效率更高。持续高速部署的优势——灵活、风险低。
    • “大批量的死亡螺旋”,由于每个批次的成本过高,最终可能会形成“赌上一切”的版本。
  • 可持续增长:
    • (1)口口相传;(2)产品使用带来的衍生效用;(3)有资金有来源的广告;(4)重复购买或使用。
    • 增长引擎的选择(帮助企业集中力量):黏着式、病毒式、付费式(成本)。
  • 企业管理:自适应的组织——适应公司当前的情况。
    • “十万个为什么”,追溯故障的原因。分析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相互责备。
  • 创新:
    • 颠覆式创新:(1)稀少但稳定的资源;(2)独立的开发权;(3)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