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h Third Plenary Session

Table of Contents:

  1. 基础知识点
  2. 内容总结
  3. 具体问题

1. 背景

1.1 基础知识点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

主要议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 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 审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稿。

中央委员会

  •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 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委员和候补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全面深化改革

  • 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政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贯彻以下原则:(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4)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5)坚持全面依法治国;(6)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2 国内外政治经济背景

国内外政治经济背景

  • 2015年底美联储加息和中国经济。
  • 2023年11月中美元首会晤。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 “钱袋子”:资本市场和央行、财政部。
    • 整体经济领域:先立后破。
    • 共同富于被弱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枪杆子”: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
  • 地方政府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 2023年“一刀切”“层层加码” -> 2024年:“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的干部缺乏担当实干精神”。
  • 目标:2035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 提前了5年。
graph LR
classDef sub opacity:0
classDef note fill:#ffd, stroke:#ccb
A["
2014年降息降准
2015年初股市上涨迅猛
2015年5次降息、6次降准
2016年房价猛涨
2015年6月股灾开始
"] --> E
E["2015.8.11汇改
2015年底美联储加息"] --> G
subgraph subE [" "]
  E
  noteE["人民币美元汇率进一步市场化
  外汇市场出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被美国金融收割"]
end

G["2016.5刘鹤:新旧问题并存
新问题:杠杆越来越高
老问题:产能过剩"] --> H
H["金融去杠杆
财政去杠杆
(棚改)"] --> I
I["2020:我国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空间
1.5万银行让利,1.2万亿特别国债
GDP增长2.3
2020-21美联储放水、2022年进入加息周期"]

class noteE note
class subE sub

2. 内容总结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1 会议内容

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特点——关于《决定》的说明

  1. 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2. 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3. 注重全面改革。
    •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境。
  4. 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5. 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

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 经济:(1)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3)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文化:(1)不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
  • 政治:(1)国内政治: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2)国际政治: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推进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面深化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

  • 经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1)全因地制宜;(2)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3)服务业体制机制;(4)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5)产业链供应链。
    •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1)教育—教育综合改革;(2)科技科技体制改革;(3)人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1)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4)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1)新型城镇化;(2)农村基本经营制度;(3)强农惠农富农;(4)土地制度改革。
    •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1)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3)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4)优化区域开放布局;(5)“一带一路”。
  • 政治:民主和法治。
    •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建设。
    •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分配、就业、社保(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房地产(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医疗、人口(支持和鼓励)、退休(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其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2 会议分析总结

二十届三中全会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热点分析问题导向

对比:

内容 18届三中全会 20届三中全会 备注
改革重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上半场和下半场
目标 实现中国梦、小康社会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利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
市场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拥抱市场经济的好处、避免自由市场的弊端
市场体制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激发创造力活力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效率为先
高质量发展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城市化 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大国大城战略
重点 科学11次、安全6次 安全16次 “安全”次数增加
外交   首次在改革为主题的三会上提外交观

《公报》主要内容:

  • 有效防范化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形态第一次出现在重磅文件中,且归纳为风险,要高工作责任制。
  • 财税改革: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未来财税改革需要金融系统支持。
  • 央地财权划分:“财权”和“事权”匹配,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 (今年两会前的概念,以参考)两个阵营、两条路线
    • 两条路线:
      1. 12省为首的债务压力较大的省份,24年的工作重点是化债,控制新投资规模,通过中央的债务置换,大幅降低城市的综合成本。(“除基本民生项目外,省都级或市一级2024年不得出现新开工项目”)
      2. 19省为首的债务压力较小的省份,24年的工作重点是扩大市场准入和提升营运环境,通过大规模的配套基建投资吸引新增投资。(对于其中一些债务压力较大,招商能力较弱的省份,也可以选择以城市为单位加入到12省的化债当中)
    • 两个路线:
      1. 拿中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钱,花两年时间,把历史债务问他解决后轻装上阵;主要靠国家的超大型项目来拉动经济,如在辽吉黑津开启大规模的央企投资,在西南四北开启上游的能源建设。
      2. 拿市场的钱,紧跟外部的风口和市场环境,继续加杠杆,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链。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分享比例。(为地方政府缓解财政压力)
  • 人口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劳动力的影响有不确定性,这部分没有着墨太多。
  • 风险内容
  • 农村、教育、立法,明确了改革的相关人物,这几点是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 农业:(1)乡村振兴;(2)城乡融合发展。(a)解决农民无法彻底进城的问题;(b)极化。
    • 教育:(1)统筹(顶层设计);(2)公平(基层教育)。
  • 国企改革: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市场化改革。
    • 压缩国企垄断空间。全国统一大市场。
    • 民企能否吃上财政饭?

《决定》的主要内容: 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1.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一大市场。
    • 两个毫不动摇。
    •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2.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产学研结合和新质生产力。
    • 理工人才:理工科、包分配、理工中外合作办学。
    • 创业创新人才:“当大家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老板没了。”
    • 战略腹地:西三角经济圈。
  3.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 科技体制改革——注意点:金融体制需要和科技相匹配。科学管理风险。
  4.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 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有可能从中央调度出更多资源)
    • 地方政府开源节流:人口小县机构优化(裁员),延迟退休稳妥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 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强调稳定。
    • 防范风险: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早期风险管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5.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6. 房地产=保障。(1)新模式:租售并举(旧模式:买房);(2)保障性住房;(3)改善房需求;(4)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

追求问题的解决,但是不会有大放水。

2.3 会议分析总结

三中全会《决定》,你看懂了么?未来5年,中国经济迎来5大改革

  1. 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
    • “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收入增长比GDP增长重要。
    •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相对较低。
    • 社保的转移支付,加强劳动保障。 * 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2. 财税体制改革。
  3. 国企改革。(举例,汽车行业)国企不能继续躺平了。国企“享受特权又不用承担义务”的时代结束了。
  4. 民企的保护和支持。
    • (1)约束涉企收费罚款;(2)清理政府拖欠企业的账款;(3)防止政府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 “新基建”(5G、云、充电桩)行业开放给民间资本。民企也可以承接国家科研项目和资金投入。国有企业科研人员涨薪。
    • 八大新质生产力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 优先突破七大“卡脖子”行业: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

21世纪最重要财税改革,即将到来!三大变化,如何影响每一个人?

  1. 增值税降税,消费税加税。刺激消费——内需。
    • 消费税需要扩容:(1)1994年消费税诞生(2022年烟草、成品油、汽车、酒占98%)。(2)新时代的奢侈消费很多没有纳入。一些日常消费品税率过高。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到地方:地方征税动力提高,并缓解地方财政问题。
    • 消费税将由生产端(地方政府鼓励生产)转移到消费端(地方政府鼓励消费)。
    • 增值税改革。今年12月三审。
  2. 扩大直接税、财产税的征收。
    • 房租收入和个体户经营收入纳入管理。
    • 房产税。没有纳入工作安排,关注三中全会对远期出台的安排。
    • 遗产税。
  3. 中央财政要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
    • 保障医保、养老体系。
    • 问题:“财权”和“事权”不匹配(90年代分税改革后:地方政府获得全国收入5成,但是支出责任占8成)。
    • 反腐败。

3. 具体问题

3.1 房地产

房地产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07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 租购并举(以改变“重售轻租”的现状):①对具备购房能力的常住人口,支持其购买商品住房;②对不具备购房能力或没有购房意愿的常住人口,支持其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居住;③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
    • 租房和买房在公共服务享有上实现均等化保障无住房人民的生活。
  • 广州保障性住房: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特定人群使用,且对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的住房,其类型有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也包括旧城区、林区、国有工矿区等棚户区改造。
    • 保障性住房如何实现分配正义。按照不同的人口,保障性住房面积70平以下。
    • 政府提供低价房源,对市场需求一定有影响。同时间政府收购一部分市场余量作为保障性住房,给改善房市场提供一定的活力。
  •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所需要缴纳的税额不同。
    • 如果标准取消,可以刺激非普通住宅的需求。
  普通住宅 非普通住宅
单套建筑面积 < 120平方米 > 144平方米
小区建筑容积率 > 1.0 < 1.0
实际成交价格(在建委备案的价格) 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 高于同级别土地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
个人所得税 满五为一 按照总价的2%或者两次交易盈利部分的20%缴纳
增值税及附加税方面 满2年免征(还需看当地政策) 差额征收
契税 税率为1.5%。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下普通住房,契税税率为1%。 3%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03:【基本点】一是老百姓住房“有没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们对住房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住房需求在量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问题还需努力解决。【如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4/06
    1. 住房制度新模式,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重点是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
    2. 房地产管理和调控制度新模式,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
    3. 房地产行业的新发展模式,形成企业发展新模式,包括策略模式、业务模式和产品与服务模式。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2024/07
    • 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风险,并不是要救助房地产,让房地产的体量恢复到过去的规模,而是在新旧模式转换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保交房、风险蔓延和资产重组等风险,让模式转换更顺利。”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首先,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适应需求端新变化、新特征,这也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内容。
      • 租购并举:租房和买房在公共服务享有上实现均等化。
      •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新增用地建设外,盘活存量
      • 改善房利好。
      • 将是预售和现售并存,并逐步向现售转换的过渡期。
      • 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降低上游土地供应和开发环节、中游交易环节的税负

3.2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3.3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

  • 问题:“财权”和“事权”不匹配(90年代分税改革后:地方政府获得全国收入5成,但是支出责任占8成)。2023 年地方政府债务为 40.74 万亿元人民币。
  • 两个阵营、两条路线。
  • 中央增加开支。“财权”和“事权”匹配。
  • 地方政府开源节流。

4. 评论

Post-Plenum Analysis: China’s Third Plenary Session

“new industrialisation” and develop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new energy”.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basic economic system, this entails “deepening the SO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developing private economy”, and “attracting foreign capital”.
  • Market-oriented reform requires constructing a “national unified large market”(全国统一大市场), “rural land reforms”(农村土地改革), and “reform of the finance and tax system”(金融税制改革).
  •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volves “technological system reform”, “a new model for property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al industrial policies” (gongnengxing chanyezhengce).
  • High-level opening aims to “expand institutional opening” (zhiduxing kaifang), “promote the BRI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