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rational Man 非理性的人

威廉巴雷特。

Table of Contents

  1. 当今的时代
  2. 西方传统中存在主义源泉
  3. 存在主义大师
    1. 基尔凯戈尔
    2. 尼采
    3. 海德格尔
    4. 萨特
  4. 整体的人对理性的人
  5. 附录



1. 当今的时代

1.1 存在主义的背景

工作的分工-研究的分工-学科研究的专业化。 专业越是专业化,它的焦点也越明显,而对焦点周围的事物也就越发近乎全然无知。“专业分工的道路使人离开了普通具体的理解活动”。 哲学则由“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对人和宇宙的总体的看法”,变成了学院的专业研究,失去了全局的视角,失去了人看世界的视角。哲学对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精神和生活离异成为了常态。

大众对存在主义的误解和反感,存在主义不仅仅是萨特学派。存在主义:趋于直接的与定性的、存在的与实际的事物的进步方向-“具体与适当”。

发展的脉络

  • 德国哲学传承:胡塞尔(现象学)、基尔凯格尔、尼采(非体系的、单个人个体)-海德格尔、雅斯贝斯。存在主义-回到具体的生活现实。
  • 法国:柏格森。抽象理智不足以把我经验的丰富性,精神生活无法科学定量分析。
  • 俄罗斯:苏洛维约夫、谢斯托夫、别尔佳耶夫。整体的、极端的和天启式的看法。
  • 西班牙:乌纳穆诺、加塞特。
  • 德国传统边缘:布贝尔。《我与你》。
  • 美国:詹姆斯。

杜威(实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差异:美国与欧洲的差异。

  • 实证主义:简单接受了现代支离破碎的存在,并构建出一种哲学来强化它。
  • 存在主义:力图收集人类实在的所有要素以勾画出人的总体画面。

时代背景

(1)宗教的衰微:宗教不再是人的生活的无可争议的中心和支配者,教会也不再是生存的最后和无可争议的收容所。 新教和科学:剥去了自然的精神意义,剥去人的精神投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象征性形象。

(2)社会的理性安排。集体化的成为集体的一部分,只是人的一个抽象的片段。自己与自己的异化。理性受挫于它的对立面,受挫于不可预料的实际事物—战争、经济危机、政治动乱。在一个官僚化的、非个人的大众社会里,人的无家感和异化感更趋强烈。

(3)科学与有限性。大自然是非理性和混沌的。海森堡测不准定理,哥德尔不完备性证明。

1.2 从现代艺术中追溯

现代艺术的背景:

  • 庸人内心的贫瘠。现代艺术以承认精神的贫困开始,而有时也就以此告终。
  • 全球化导致西方艺术传统受到外来艺术文化的冲击。
  • 非理性的爆发,反映了人性。逆反心理:艺术的一部分来源就是对旧传统的突破反抗。由“立体主义”出发讨论。

现代艺术的“夷平”(同传统的决裂——现代艺术的“否定的”的方面,也就渴求肯定的方面直接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1. 空间的夷平,把所有的面都夷平到图画的面上,时间取代空间。
  2. 高潮的夷平,整幅画面空间变得同样重要。反映出“一个不透明的、密实的和非理性的世界”,而不是一个逻辑的合理性的世界。也因此不追求高潮的形式,不执著于意义,艺术应该和生活本身一样是非理性的——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理性的意义。(受到“无意义”的东方文化影响)
  3. 价值的夷平,由于西方传统是理性的逻辑的,传统艺术也有“符合逻辑”的层次(内容的层次和形式的层次)。现代艺术则“不仅企图废除在崇高和平庸之间的严格区别,而且还要废除美与丑之间的严格区别”。(受到不分轩轾的东方文化的影响)(试图摆脱理性概念对人的约束
    • 传统的人的形象的破坏:现代艺术反对固定的“人的形象”,倡导回到人的原始模型的形象——“虚无”。

2. 西方传统中存在主义源泉

2.1 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

希伯来文化 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实践、道德 知识、理性
人的原罪,人的有限性,美和善不能等同。 同样认识到人生苦难和邪恶,不过美和善是同样的东西。
理想的人是信仰的人——着眼于具体特殊的人(《约伯记》《诗篇》中描绘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 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着眼于抽象的理念。
献身。没有永恒的本质王国,人们热情献身于自己是会死亡的存在。人与上帝的关系处于存在的而非理性的层次上。 哲学家的追求智慧的道路,追求理念的永恒的世界。
感性的生活的“知识” 理性的逻辑

希腊理性: 柏拉图——“一个诗人的死”,理性本身分化了出来,成为独立的精神功能。人的存在的原始整体性因此被分割了。 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理性自我是他的真正自我。追求知识的目标。

2.2 基督教源泉

信仰与理性:基督教人的中心在信仰,亚里士多德在理性。

  • 基督教认为信仰高于理性——属于人性的希伯来文化。(但是基督教是以二分为基本原则的,自我异化的,实际上还是形而上的。)基督教信仰和理性的矛盾:有生命力的东西和合理性的东西之间的对立。(是被异化了的感性自我,与理性的矛盾。
  • 中世纪神学家们的思考:德尔图良(150-225)反对理智,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奥古斯丁身上的对立,“我是谁”的个人的遗弃感和失落感,超然的态度。神正论。逻辑学与神学的论战。12、13世纪的启蒙运动。
  • 信仰实际上是理性的基础。上帝存在的证明实际上是建立在无意识的信仰的基础上的(康德的二律背反也指出这一点)。

存在对本质:逻辑上的先后,或者它们其实是一体两面。“本质主义”——柏拉图:存在是本质的影子;现代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邓斯司各脱之间的辩论:

  • 托马斯阿奎:存在先于本质,而且存在和本质之间存在裂缝(如果存在=本质的话,我的存在就是我的本质,那么我就永恒了)。
    • 存在和本质的分裂:人是“半人半人马”的怪物——包含了分裂的两个部分:本质,和个体化的质料。个人的存在成为了非本质的偶然——存在是相对于本质的偶性。
    • 萨特:存在和本质是相互渗透的。人的“事实性”:如果我们有我们的事实性,则我们就“是”它,而它也就构成了我们存在的全部本质。
    • 蒂纳吉尔松《存在与某些哲学家》,基尔凯戈尔。
  • 邓斯司各脱:本质先于存在,本质->上帝的存在(对上帝来说存在和本质是同一的)->存在。这两者不过是心灵把握现存事物的不同方式。
    • 影响了17世纪的理性主义。
  • 存在与本质是否同一的问题,陷入了过度构象。需要重新审视(海德格尔),考察我们对人本身的经验

帕斯卡尔(1623-1662,科学家)存在主义者。

  • 与奥古斯丁不同:
    • 帕斯卡尔:孤寂乏味的现代科学世界,消极否定的思想。人内部的分裂,掩耳盗铃逃避虚无,信仰成为豪赌。
    • 奥古斯丁:井然有序的新柏拉图主义宇宙。
  • 数学心灵与直觉心灵的矛盾。为人类理性设定了界限。
    • 数序心灵(几何学精神),逻辑的演绎的。
    • 直觉心灵(敏感性精神),不能通过逻辑还原成观念概念,反而会被观念遮蔽。
  • 虚无。无限大的虚无,和无限小的虚无。生命前的虚无,和生命后的虚无。

2.3 逃离空中楼阁

正统柏拉图——拉普特飞岛(格列佛游记):人们一只眼朝上,仿佛在仰望星辰;另一只眼朝内,好像在进行空洞茫然的内省。

法国浪漫主义,致力于存在的充实和自然。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中寻找存在主义的身影。浪漫主义把现代人已经深陷其中的人类处境,即对存在本身的疏远,展示给了现代人。

俄国现实主义:陀斯妥耶夫斯基(理性的破坏性甚至犯罪的可能性)和托尔斯泰(生活本身的伟大的有机过程,面对生活本身)。西方文化的流入导致的动荡和矛盾。

3. 存在主义大师

3.1 基尔凯戈尔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创立者。个人性质:直指他自己个人的、热情的生存活动,而不是针对基督教。牛虻:对一个时代的安逸的良知提出困难。解除婚约,投向宗教生活。

写的结构太松散、情绪化,该说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写作吗?但是这样没有说服力,可能还是需要有逻辑展开的过程。

存在和理论(理性、思维)有根本的差别:

  • 反对黑格尔。
  • 反对实证主义:
    • 康德偏实证的观点:事物存在的事实对理性没有帮助,因而抛弃关于存在的思考。(康德说知识的获取途径一定是通过经验的,康德很明显没有否定感性事物。
    • 基尔凯戈尔认为存在太具体、稠密、丰富因而无法用概念描述。(是不是想说:存在是非理性的东西,不能用理性去理解?

存在的三个层次:美学、伦理、宗教的包含递进的层次。

  • 美学层次:只生活在瞬间的苦乐之中,生活是为了一些特殊的令人快乐的瞬间(幸福主义),最终一定会陷入绝望。审美态度只可能是一种片面的(不完全的)生活态度。
  • 伦理层次:面对死亡也坚定自觉地选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悲怆。批判了之前的抽象的伦理学(对好坏、善恶的概念分析的伦理学)。
  • 宗教层次个体高于普遍(具体的存在者高于普遍的概念或体系)。宗教信徒受到启示,在恐惧和战栗中(因为没有否定伦理的正当性)同普通的道德法则决裂。
    • 伦理悬置:比如电车难题,在相互对立的两个善之间选择,没有普遍的规范可以使用。(联想到了黑格尔的悲剧,最终会是以自我的毁灭为结束。但是这样的结局其实是对现实矛盾的逃避。
    • 绝望情绪——我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绝望中——勇敢面对
      1. 绝望不是外在的事物,而始终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对于“没有了情人的她自己的”)
      2. 我们所谓某些人生病的状况,就其中心点而言,是一种罪恶。(而不是无法正常发挥功能的“客体”)

主观真理与客观真理: 主观真理是非理性的,不是“我所拥有”的真理,而是“我所是”的真理。(客观不等价于理性,客观真理也不一定是理性的。

攻击基督教世界只讲了他的立场,而没有讲他的思想具体如何反对基督教世界。“自我是宗教的中心”,是不是也就等同费尔巴哈的说法“宗教是人的异化”。

3.2 尼采

日神(阿波罗)转向酒神(狄俄尼索斯)——以毒攻毒,肯定和扩张自己的意志,从而使人上升为不被痛苦、怜悯和同情所打动的“超人”。 人心的分裂(自我的异化):人杀死了上帝,人也就必须不再感到有罪,同时背后却不可避免透露出罪恶感和自卑感。

非道德主义,权力欲望和怨恨的驱使是道德的本源。人必须把他的恶魔与自己融为一体——驯服那一部分冲动、并把它融入社会。

权力意志与虚无主义,权力的动力和目标是它自己。权力之外则是虚无。

3.3 海德格尔

“要保持对大地的真诚”。beings(存在者),bing(任何存在者的去存在)。

现象学

  • 胡塞尔的现象学:企图不带任何让人糊涂的预设概念或假设性的思辩推想,去描述经验给予我们的东西。“面向事物本身”,而不是面向我们预先造好的概念。哲学阿斯诶那不该对整个是在作理智思辩,而必须转而对存在的事物作纯粹的描述。
  • 但是胡塞尔还是扎根于笛卡尔的观点——自我是非物质的在思想的实体。
  • 现象是“显现自己的事物”,让事物替自己讲话(反驳尼采的用权力意志去征服)。“显现——光明——语言”。

Dasein存在的场论,排除“人”的抽象规定:

  • 人的本质是“在世界中的存在”(反驳笛卡尔),人并不是从他的谷底自我透过窗户去看外部世界的,他本已站在户外。
  • 不用“人”或者”意识,以避免没有必要的主客的鸿沟。

“存在情态”的范畴:心情感情;领会;言语。

  1. 心情。我们的整个存在以某种方式协调起来——本体论而非心理学。焦虑(Angst)是根本的——存在的不稳定性偶然性呈现在我们面前。
  2. 领会(理解)。世界开放性的在我们周围展开,反思前和观念前的,万物处于无遮蔽的状态(“真理”中)。
  3. 言语(广义的,交流的,场论的)。人在其存在范围内,总是处于语言之中的——一种相互领会的场景中的。

死亡:“我要死”不是存在于世上的外在的公众的事实(概念),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性(我随时都可能死)。

  • 只有把我的死亡(它是最极端、最绝对的)带进我自己,本真的存在对我才有可能(也是一种从日常琐碎的解放——“向死的自由”)。
  • 焦虑:害怕虚无的感情,死亡的可能性。体现出我们的存在的彻底有限性——我们的存在弥漫着非存在,否定与肯定相互贯穿。

时间

  • 有限性主要在时间中显露——“尚未”(将来)、“不再”(过去)。
  • 时间的场。三个出窍状态(ekstasies):将来、过去、现在。为了领会现在,必须把过去和将来合在一起加以领会。
  • 人的历史性:始终是历史地领会着而且也必定历史地领会着他自己的存在

东西方结合:西方传统发端于存在的淡忘。科学技术支配的是存在物而非存在,他从来没有接触到过存在。我们需要学会让存在存在。 我们必须越过这个传统而达到它涌现出来的源头,需要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真理的对立:

  • 基尔凯戈尔:在于人的伦理和宗教热情。
  • 海德格尔:在于存在本身。

3.4 萨特

法国抵抗运动中的笛卡尔主义者

  • 法国抵抗运动:萨特的英雄气质(革命);“邪恶是无可救赎的”(对法国资产阶级的批判)。
  • 笛卡尔主义者:自由就其本质而言是否定的(说“不”),因此自由和意识是一起被给予的。怀疑——“否定”,在怀疑的最后,发现了“我思”——“自由”。而最后萨特把上帝的自由剥给了人类(因为上帝已死)——人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graph LR
        B[二元] --> A
        B --> F["自在—自然"]
        A["自为—意识"] --> C[筹划]
        C --> D[自我否定] --> G[生命]
        C --> E[自我超越] --> G
  

主客二元的:自为的存在(属于意识的领域,在于不断超出它自己)与自在的存在(一件事物自足的存在,存在与事物本身相合)。

  • 我不是我自己:我少于我自己,因为我够不上我自己,构成我的许多筹划都尚未实现;我超出我自己,因为我的存在不论什么时候都伸出它自身之外。
  • 人们寻求安全感,“自为”挣扎着要变成“自在”。人们自我否定,但是自我的虚无正是行动意志的基础。
  • 萨特的缺陷:二元论(~笛卡尔)。
    • 使得他的思想都具有主观性,所以他没有关于(海德格尔)“存在”本身的哲学。
    • 萨特的自由是“自在”和“自为”之间孤立边缘的一面,同自然分开的“意识”。

作为行为模式的文学:文学是一种行为模式,一种属于作家自由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诉诸其他个人的自由,而且最终诉诸全人类的自由集体。 缺点:理性主义、对观念的反映。

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的精神分析”,完全否定无意识心灵的存在。

  • 把生命归于“筹划”——人是借助于它以其根本的自由来选择自己、进行筹划,从而把其所有的严格的人的意义赋予他的生命
  • 拘泥与意识(笛卡尔的主观性无法承认无意识的存在):
    • 但是由于我们无法分析未来的一切可能,所以“筹划”其实大多是“无意识”的。
    • 势必成为自我心理学,自由只能被理解为有意识的自我的果断筹划。艺术、日常等自然流变的东西就被排除了。
  • 阿德勒心理学(尼采追随者):
    • “他人”是对象化(主客无法交融)。由此爱情是性虐待狂和性受虐狂(相互对象化)的无限循环——爱情屈服于权力意志
    • 萨特的筹划就是阿德勒的“导线或动机”。
    • “男性的抗议”,萨特和阿德勒一样是一种男性心理学,误解或贬低了女性心理。

4. 整体的人对理性的人

存在主义批判的是:

  • 理性的“抽象性”—通过一套现成的映象来取代实在的事物。
  • 理性的“合理性”是不人性的。

从威胁和允诺两个方面认识并直面我们的时代(这两个方面在每个时代都是独特的)。

当今的两个竞争对手:

  • 美国:由启蒙时期清楚理性的人建立起来的,没有历史和潜在的无意识方面的根,但是同时更加自由和灵活。
  • 马克思主义:(对作者这一部分的观点持消极的态度
    • 人本主义:在理论上对人性抱有最天真乐观的看法,而实践上却对人类持最怀疑的态度。
    • 共产主义:权力问题变得至高无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把人的意义放到了将来,而此时此地的人类以及迄今为之的人类失去了他们的意义。

存在主义企图把完整的人——整个日常生活场景里具体的个人,连同他的全部神秘性和可疑性——带进哲学

5. 附录

5.1 《否定性、有限性与人性》

从海明威小说中主角体验到的“虚无”出发。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存在是实体的一种范畴;存在是表明一个命题真实性的东西:

  • “否定性”方面被排除:命题需要一个解释它的心灵;否定的实体都被看做概念的生存,而不是实在的实存。恶是一种否定性,是善的匮乏。排除否定性也就排除了恶
  • 导致主客的矛盾:比如考虑“某个人突然瞎了”,对于外人“瞎不具有物体那样一种存在”,而对于当事人从里面确确实实体验到了“瞎”。我们应该把它放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做现象学的检验
    • 否定性(~人的有限性)和主观性被联系,而且这种主观性是具有实在性的。
    • 唯心主义引入的“主体”只是认识的主体,而不是人的主体。

比哲学家们主张的任何一个“人的理论”都更加重要的,是人的实际形象。

5.2 《存在与分析哲学家》

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谓词

柏拉图:从本质派生出存在是人逃避时间性达到无时间性的筹划。

5.2.1 否认存在

  • 康德:“存在显然不是一个真正的谓词,或一个有些什么东西可以添加到一件事物概念上面的概念”。(“存在”这个概念不能给另一个概念增加任何性质)
    • 现存的事物和可能的事物是用一件东西:100元实在的钱和100元只是可能的钱的概念,作为概念是一回事(但是对于实际的人来说,这两方完全不同)。
    • 由此无法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实在性(物自体)的证明。
  • 实证主义者:存在之所以不是一个概念是因为它太空洞、稀薄,而最终无意义。
  • 基尔凯戈尔:我的存在不是概念,是因为它太稠密、具体了,因而不能用一具心理图像充分地加以表象。我的存在是一个事实。

存在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它就不能还原成本质,而且也不能要求本质先于存在。

5.5.2 从一种严格的逻辑语言中逐出∃

分析哲学:

  • 罗素——用符号消除“存在”——方程的根的“存在”。
    • “苏格拉底存在”这个命题是无意义的,因为在《数学原理》的形式语言里,这种形式的表述在句法上是不可能的。但是罗素其实只是换了个符号“有”(∃),来替代“存在”。
    • 实际上还是柏拉图的思想路线。
  • 维特根斯坦:符号∃也是多余的。

5.2.3 把动词(to be)的意义还原为一个纯粹的联系动词

联系动词“是”——从“有”(∃)变成“是”。“这张桌子是棕色的”->“这里有一片棕色”:

  • 当下(here now)的时态中,可以省略联系动词“是”(否则需要“是”)。
  • 把谓词指派给了空间坐标。

是(to be)的意义——依据时间和时间性作为存在的驱除不了的特征(回应了柏拉图的筹划)。

总结 2023/06

本书讨论的存在主义,是反对抽象的形而上学(或者说理性崇拜)的,倡导人们回归每个人自己的具体的生活。 (a)讨论了存在主义否定的方面(存在主义不是什么,或者存在主义反对什么),在这一方面反对了西方柏拉图以来到黑格尔集大成的理性的传统。(b)后面也讨论了存在主义的肯定的方面,从各个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出发,讲述“回到生活”、“回到自我的存在”。(c)另外,萨特和笛卡尔的比较非常惊艳。

但是问题在于,(1)虽然存在主义是倡导“具体”的,但是它的思想却是非常“抽象”的(“回到生活”是很抽象的方式,比如相比与理性主义的善就是知识是非常具体的,佛家的“戒定慧”也更加具体),抽象的方法论很难有指导人们价值(但是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本来就是要每个人自己找自己的“路”,那么也只能这么抽象了)。 (2)完全投向具体也就没有了普遍性,没有普遍性那就成为了任意,如果以它为实践的方针,那么就会变得没有原则。 (3)但是也正因为这是存在主义的书,里面的语言是松散、情绪的,同时就牺牲了一部分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