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1. 导论
  2. 现代思想的成年
  3.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4. 20世纪的教训
  5. 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
  6. 尾声

0. 导论

思想与现实的同一性,我觉得其实是在说主客体的同一性。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感觉,“思想观念内在于社会现实”,“物质”受到“人”的影响,“人”又由“物质”决定。另外说到人的复杂内在,实际在说理性难以彻底分析一个人,体现了单纯理性的局限性。

现代性:“‘现代’意味着对当下新颖性的敏感,是指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或者说历史观。”不再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念。

  • 对传统的否定甚至决裂的态度。推动我们从“厚古薄今”转向“厚今薄古”。“现代”意味着对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肯定,人类从循环历史宿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有目的的创造者,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为什么在这里又引入主客体的分裂,希望后面能给我答案。)
  • 激发现代变革主要的思想动力是理性的观念,确切地说是 “启蒙理性主义”
  • 现代化的结果是西方形成了现代社会,出现了现代人。

古今变化:“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它指的是人看待世界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是“个人主义的转变”,它是指人看待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 个人主观赋予的价值变得极其重要,有时甚至能压倒其它一切标准。
  • 人们观念中的自然秩序被理性给打破了。
  • 自然的秩序被打破了,我们建立起了理性的新秩序。

联想到吴晓明老师的总结:现代性是指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现代性本质根据的两大支柱:资本,现代形而上学。我觉得很好的总结了上面的内容。

1. 现代思想的成年

马克斯•韦伯(1864-1920)。非常关注社会现实,学术上的涉猎非常广泛。“成年”的标志:他看清现代,反思现代,反思“理性化”。理性化的各种复杂后果(理性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人的问题),打破了启蒙时代以来对于科学理性的乐观主义错觉。(把康德的伦理观念实践到了“现代化”中)

1.1 “世界的祛魅”

“世界的祛魅”也有人翻译成“除魅”(disenchantment)。通过理性的力量,去除对自然认识的神秘主义,“大梦初醒”。

  • 阶段一:“宗教的理性化”:哲学理性来论证宗教的合理性,论证它的救赎意义。
  • 阶段二:挑战宗教的精神主导地位。

反思理性化的后果:“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已自公共领域隐没……”。(导致感性世界的匮乏)

1.2 “诸神之争”

观念的冲突,就像是神灵之间的战争。

  • 事实判断(通过科学理性)与价值判断(“善”“美”)之间的逻辑裂痕:科学理性的局限性。
  • 价值多元的困境: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我觉得还算抽象和具体的差别,理性多是抽象的,而具体的事物是多元的。抽象的规则无法处理具体的对象,但是太过具体又会丧失规则。)

1.3 “工具理性”

  • 工具理性(可以量化的):通过理性计算,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优手段。工具理性塑造的社会制度(官僚制密),但是将理性化变成了不平衡的“片面的理性化”:导致“手段压倒目的”的问题。
  • 价值理性(难以量化的):通过理性思考来确定目标。

1.4 “现代的铁笼”

官僚制密的铁笼:

  • 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
  • 片面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 保护我们:是现代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 需要破除铁笼。

2.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我们会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这种追问会遇到死亡和贪欲这两大难题。应对这种挑战,我们需要确立可靠的人生信仰。

2.1 尼采

三大命题:一是人生虚无;二是理论虚假;三是生命强健。

“上帝死了”

  • “上帝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上帝!”: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
  • “虚假的思想”:形而上学,本体论,目的论。禁欲主义:为痛苦的无目的性,带来虚假人生。(最终是为了揭示隐藏在禁欲主义理想之下的东西,来将这一理想带入现实。)

“超人”

  • 虚假的理论掩盖了生命的真相。理论虚假带来虚假的安慰,而没有虚假的目标也就不会有痛苦。
  • 积极的虚无主义:(从虚假的理性目标)转向人的生命力。强调人,“成为你自己”。举例西西弗斯,加缪写道:“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 奴隶道德:就是放弃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
  • 主人道德(成为自己的主人):就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共同的真相

  • “后真相”(Post-truth),(过于具体,而完全不考虑形式,那么就可能会没有规则。)
  • 视角主义: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视角(perspective)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 客观性知识:根据视角主义的观点,这种“客观性”不过是一种由于大家公有视角的合理的错觉。(但是我觉得至少数学知识的先天综合的,客观的)
  • 谦逊的必要:邀请我们对更多的视角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倾听、理解和学习它们。

2.2 弗洛伊德

反叛理性主义传统,颠覆理性人这个观念,改变了西方文化的面貌。在精神意义上,没有人是绝对健康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潜意识,精神分析学说:科学 的名义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心理结构理论。

人格的三元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

  • 本我:最底层,人本能的原始欲望。(比起理性更加根本)
  • 自我: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自我有理性。
  • 超我:心中的理想化人格,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

对它科学严谨性的质疑。没有“可证伪性”,可能是 伪科学。另外,如果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正确的,一旦我们掌握了无意识理论,那么它会反过来使得他的学说变得不那么正确。

导致了欲望的解放

2.3 萨特

人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积极行动。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把彼此喜欢的意愿作为至上的原则。“个体意愿”(individual willingness)的正当化在次体现。

存在就是虚无,从虚无推出“自由”和“存在”。

  • 虚无:“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有待形成”: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可以改变的、是有待形成的。“自为 ”的人与“自在”的物的区别。
  • 徒劳的激情:通过占有“物的存在”获取存在,“生存者与存在物的复合”。但是我们无法填满自己的虚无,“存在结构会溢出(我们)所占有的对象”。

自由:

  • 人的根本是自由:人永远在成为什么(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总是可以改变现状的自由)。
  • 负担: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因而自由是一种 沉重的负担。所有的选择,依据都只是你自己,那么责任就落在自己身上:独自承担责任。需要做选择的标准。“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 他人就是地狱。人和人的交往,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为了体现自己的自由,而把对方物化。我们没办法既承认别人的自由,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自由,或者说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对象性调和起来。因此,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斗争。
  • 绝望与希望:行动可以做出改变。

3. 20世纪的教训

3.1 现代世界的社会政治困境

“资源匮乏”假设,“人性自利”假设:需要有公共秩序,需要某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威建立和维护公共秩序。

  • 需要:公共的规则,求落实规则的执行力和权威。
  • 政治权威的统治需要:强制性,合法性
  • 合法性的重要论证:各种“社会契约论”。在自然社会,然后才建立政府,并且都主张“同意理论”。

20世纪:

  • 苏联的社会主义,西欧与北美的资本主义民主,以及德国的纳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
  • 科技的发展。
  • 世界大战,大屠杀。

3.2 鲍曼

《现代性与大屠杀》,大屠杀鲍曼看来不是“变态”也不是“仇恨”,不是偶然的事情。与极端理性是有关联的。

  • 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导致道德冷漠、逃避责任。
  • 现代科学主义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某种理念支持:种族主义的歧视就这样披上了科学理性的外衣。

3.3 阿伦特

极端的恶,与丧失思考的平庸,以及独立思考的重要。

  • “极端之恶”(radical evil),性质上极端“完全不可理解”。纳粹彻底否定了人类当中一部分人的生存价值,要“根除人这个概念本身”。
  • “恶的平庸性”(banality of evil)。艾希曼身上发现的“平庸性”,实质上是一种“无思状态”(thoughtlessness),就是不思考。

旧有的道德模式(习俗、习惯和规则,循规蹈矩)已经失效:艾希曼让自己陷落在陈词滥调之中。他又把这些陈词滥调当成自己的盾牌和武器,艾希曼将康德的道德律令篡改为“第三帝国的绝对命令”。纳粹利用了文明人的道德,使他们丧失了思考,依照国家法律而犯罪。遵纪守法可能迫使你去犯罪作恶,而行善可能要求你违抗法律和规则。

思考的含义:独立判断,摆脱套话和陈词滥调。

  • “独立”不等于“正确”:独立判断就成了一件责任风险极大的事。
  • 从实例上找启发:士兵施密特和医生卢卡斯。保全了自己人格的完整,始终要求“忠实于自己”,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前提是始终保持“与自己相处、与自己交谈的倾向”。

3.4 波普尔

对科学理性的质疑。

  • “证伪主义”理论: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为错的(举例:精神分析学的不可证伪性,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可证伪性,并且在实验中被证实)。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一个科学理论就不会是“彻底正确”的,因为它自身就包含着被证伪的可能。
  • 证实和证伪是不对称的,对归纳法的质疑。
  • 科学发展就是一个猜想与反驳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用 “问题—猜想—反驳” 的“试错机制”代替“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科学理论不是真理的代名词,只是一些尚未被证伪的假设。

批判理性主义:“人类有理性,理性有局限。”。追寻真理的过程,和可错性。(有康德对待理性的影子,也有历史哲学的感觉。)

  • 人类无法找到完美的社会(“乌托邦社会工程”)。理性体现在我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错性体现在,人类的办法总是不完美的,总会出现新的问题。
  • 反对历史决定论:我们并不能发现那个历史发展的铁律,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对真理。那就是人类的知识本身就是影响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历史进程无法被决定,也就无法用科学方法来预测。

3.5 哈耶克

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除了人为设计出来的秩序之外,还存在的自然生成的规则、自发演化出来的秩序。举例:山间小路、语言语法规则、法律。他并不排斥人为因素,但反对把人为设计的意图过度拔高,上升到对社会秩序的整体性规划。

理性的自负很危险,解释德国和苏联的历史。纳粹主义是集体主义梦想的一个最高版本。,纳粹德国并不是疯狂的产物,在它的思想和实践中都包含着高度理性的部分,试图用理性的现代化来铲除所有非理性的东西。其根源是对“理性”的错误认知,被“理性的自负”所诱惑。

抵抗“想用理性去做整体设计”的自然倾向,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必然无知”。通过理性认识到理性知识本身的局限性。需要自发秩序来建立社会秩序。

3.6 伯林

他是一个俄国人,又是一个犹太人,还是一个英国人。

价值多元论

  • 价值一元论主张的是,表面上有丰富多样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价值多样的表面现象并不等于价值在“本质上”是多元的。因而形成了价值的标尺。
  • 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消除的。“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没有标尺)。
  • 但是他反对价值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虽然是多元的,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两种自由”的理论:

  • 消极自由“free from”,摆脱障碍的自由。“自由的根本意义是摆脱枷锁、摆脱囚禁、摆脱他人奴役的自由。其余都是这个意义的延伸,或者是某种隐喻”。
  • 积极自由“free to”,实现目标的自由。更容易被滥用,扭曲自由的“概念魔术”:权威可能用积极自由的理论,把“强制”伪装成“真正的自由”。

3.7 马尔库塞

新左派运动(主体是青年学生,带有明显的左翼政治倾向,批判和反抗资本主义)的“教父”。

  • 资本主义带来的虚假的自由。美国:“新型的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非恐怖的),“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通过由商品制造的“虚假的需求”贿赂大众,形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消费社会,“商品拜物教”追逐不断更新换代的“虚假需求”。
  • “单面人”。这是一个不公平的贿赂(因为人们的选择内容实际上是被资本控制的)。“自由的奴役”:劳动异化 的现象,工作变成了以消费和享受为目的。
  • 塞呼吁真正的社会变革,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去争取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

  • 革命主体。工人阶级难以被称为“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再是一无所有的。着原本激烈对立的阶级之间出现了同化,“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制度的质变仍然缺乏。把希望寄托于体制的边缘人群。没有提出任何可实现的制度性方案。

4. 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

自由主义在现代的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压力。随着历史的发展:等级制度基础上的“特权”。是大革命摧毁了等级制度。发展到,人生而平等,应当平等地享有同样的自由。然而自由和平等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

自由主义:

  • 自由主义倡导一种特定的自由,是 个人 自由,特别重视保障个人权利,视其为优先甚至首要的价值。
  • 空间:
    • 英美自由主义(休谟和洛克),经验主义取向,强调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
    • 欧洲大陆自由主义(卢梭和康德),很强的理性主义取向,强调自我主导的积极自由。
  • 时间:
    • 古典自由主义(17th,约翰•洛克代表)强调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限制国家的干预,在政治上提倡宪政自由原则。
    • 现代自由主义(19th,约翰•密尔代表)重视平等的价值,特别关注社会正义和政治民主的问题,转向强调政治民主。
  • 丰富的内在多样性,因而具有活力。

4.1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在“无知之幕”后,放弃所有偏见(抛弃“自我”,抛弃具体),而站在“原初位置”,一起签订一个共同生活的契约。

正义二原则

  • 平等的自由 原则,同意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基本自由。
  • 默认的选项就是应当完全平等分配。但他做了重要的补充,我们能够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但必须满足两项限制条件:
    • 相关的职位和工作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情况下考试也不公平,因为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不一样。但是这样的不平等无法避免。
    • “差异原则”,就是这种不平等,能够让处境最糟糕的人改善状况。

4.2 罗伯特•诺齐克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批判罗尔斯的正义论。他认为,罗尔斯没有完全充分地尊重个体权利,理论不够自洽,只能算“半个自由主义者”。消除具体相当于把个人天赋当成了公共资源来分配吗这,实际上侵犯了个人自由权(自由与平等的冲突)。罗尔斯被称为 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 ——在政治和文化上坚持自由主义,但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采取了平等主义的立场,这在诺齐克看来是一种不够融贯自洽的理论所以只是半个自由主义者。

正义理论:“自由至上论”(Libertarianism,“放任自由主义”)

  • 个体权利的绝对优先(“自我所有权”),对个体权利做出任何限制,都要给出很强的正当理由,方可被接受。
  • 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地坚持自由原则。尤其在社会经济问题上,他对一种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做出了 道德辩护。这不是“分配的正义”,而是 “持有的正义” 。对持有的东西在道德上的正当性。

满足三项正义原则,就会是正义的社会。(但是只关注财产的正义)

  • 获取正义:财产最初被获取的时候必须是正当的。
  • 转让正义:通过自由自愿的交换或者馈赠是正当的。
  • 矫正正义:对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财产持有,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都必须予以矫正。

最小国家:只要保障个体公民的基本自由和安全,以及确保合法契约的执行,就不应当再有其它功能。对于个人之间自由自愿的交易活动,政府也无权干预。

4.3 迈克尔•沃尔泽

  • 国家中立性原则:国家不能干涉各种不同人的生活理想和方式。
  • 平等的尊重:平等地尊重每个人自己选择的生活目标和方式。
  • 平等的关怀:每个人“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treating is equals),考虑处境(“个人无法选择”的环境因素)不同造成的不同需求,而不考虑个人自愿选择的偏好。出于道德的角度,应该针对人,而尽可能排除天赋因素。然而处境变差的原因可能也是个人选择造成的,这时候的公平就很难处理。

4.4 迈克尔•桑德尔

哈佛公开课《正义》。社群主义向自由主义发起挑战的标志性人物。

当代人要承担前辈的历史罪责吗(美国应该向北美的印第安原住民道歉,日本也应该为侵华战争道歉)。

  • 道德个人主义: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
  • 共同体主义(社群主义):个人是由社群造就的。个人道德责任的来源不只是自己的自由选择,和自己所属的群体、习俗、传统和历史等都有关系。我们都有“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并不是有单独的个体,个体组成了社会,而是社会中诞生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决定人相同)
  • 因而反对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这是毫无个性的抽象的个人,而不是社会中的个人。反对诺齐克,把国家仅仅看成工具。

4.5 迈克尔•沃尔泽

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正义诸领域》和《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疑问:个人主义从何诞生。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有两个要点:一个针对理论,另一个针对实践。

  • 针对理论:从来就不存在单独生活的个体,个人主义是违背历史事实,也不符合我们的经验感知的。是社会构成了个人,而不是个人形成了社会。
  • 针对实践:自由主义创造了自我中心的社会,这是一个“非社会性的社会”。造成了自我中心,相互分裂的冷漠社会。
  • 但是不能既批评这种 原子化个人 是虚构的,同时又批评这种虚构的个人实际上造成了有害的影响。

不断运动的社会造就了“孤立的自我”:自由主义的理论真实反映了现实,所谓“孤立的自我”(“后社会的自我”(post-social self))确实存在。他们并不是脱离社会的存在,而恰恰是被现在这个高度流动的社会(“后社会的状况”(post-social condition))所塑造的结果。社群的性质改变了:不稳定的“自愿型的社群”。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向,并不是东西文明的差别,而是古今之变所致。

4.6 查尔斯•泰勒

现代性的难题:个人自由带来的病症是真实的,但威权式的精英主义的解药可能是毒药。

  • 必须坚持个人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就失去了 本真性(authenticity),而道德要求与内心的良知相契合。保守派指出的许多问题只是“本真性的扭曲”形态。
  • 拯救本真性:一方面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方面积极地介入对话和反思。个人自主性的来源不可能是“唯我论”的独白,而只能来自关系性的对话。“忠实于自己”不同于“唯我论”(独白式的幻觉:认为只有自己才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自我来自我们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还是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关系上去了)

4.7 尤尔根•哈贝马斯

韦伯难题:现代社会越来越理性化了,但理性本身却分裂了,分成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价值理性陷入了相互争执的多元主义。

《交往行动理论》:“在人间”,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语言交流,互相交往是我们所有行动的共同基础。

交往理性:不是工具理性,也不是主体性的价值理性,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理性。

  • “言谈的有效性”,可理解、真实、正当和真诚。
  • “理想言谈情景”,保证所有参与者,能够平等地、自由地展开理性的讨论。

5. 尾声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秩序问题。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这两种现实趋势,反映了“制度”和“文化”的关系问题:

  • 福山:“历史终结论”。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选项,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就抵达了终点,全球化的趋势。制度独立与文化。
  •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在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文明之间的冲突”会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态,逆全球化的趋势。制度依赖于文化。

(但是实际上,意识形态的冲突远没有结束,全球化也不仅仅是制度的全球化。)

5.1 弗朗西斯•福山

  • 历史哲学的论证。普遍历史的终极和目的:自由民主制。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为承认而斗争(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
  • 政治科学的论证。只要人类追求现代化,就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而发展了市场经济,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最终还是回到上面“获得承认”的需求的论证。

(马克思应该不会同意历史有终结的说法,因为历史是在不停发展的,阶级斗争是永恒的。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只是当前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的结束,绝对不代表历史的结束。历史还有永远有新的阶级冲突产生。黑格尔按道理应该也不会同意历史的终结,按照它的理论,其实当时德国的政治制度不满足他历史哲学的最终形态,当今的政治格局也不会满足。)

仍然缺乏可证伪性。中国的发展的挑战。

5.2 塞缪尔•亨廷顿

地图和警告:一张新的世界地图,叫作世界“文明圈”地图(七个主要“文明圈”: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然后发出了一个警告,告诫西方注意防守,避免扩张,不要去推广那些普遍性的价值。文化价值和宗教具有持久性,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多种文明共存的基础之上。

挑战:文化会相互接触,所以也会互相影响和改变。

5.3 结语

国家内部:“精神内战”。来源:大部分国家内部阶层不平等加剧了。

国际领域:秩序的衰落?西方自由秩序的过度扩张。

汇聚还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