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Table of Contents

  1. 讲座
    1. 笛卡尔
    2. 资本主义前史
  2. 正课 导说
    1. 范畴的源头:感性活动
    2. 革命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 费尔巴哈与现象学原则
    2. 人的感性活动构建世界
    3. 感性真理观: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主体性的观念形态
    4. 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形成
    5. 四五六七
    6. 未来新科学的原则
    7. 新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
    8. 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
  4. 《德意志意识形态》
    1. 思想观念与现实世界:实践抛到原理
    2. 历史存在论
    3. 社会权力的原理
    4. 意识形态的本质真相
    5. 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论证



1. 讲座

1.1. 笛卡尔

1.1.1 第一部分

笛卡尔:确立先验主体原则。判断(思考)不是物质状态(因为判断有真伪),做判断的不是物质的(虽然它有物质基础),“我”是主体。中国佛家,我烦故我在。能生烦恼的心,也体现主体“我”的存在。

正确运用理性—知识无限进展(例牛顿)。用理性解决道德问题。用理性判断政治制度。基督教的世界观是谬误迷信偏见。这些也同时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血与火

1.1.2 休谟

  1. 知识的基础是不是理性?。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因果关系是客观的,而不是必然的,理性不能担保因果必然性。科学的基础是心理联想。
  2. 能否一劳永逸解决道德? how to derive Ought from Is? 如何从存在的知识中推出应当做什么。(理性≠价值~道德,理性中无法推出价值判断,价值领域的相对性)(例,小偷泛同情心)

(康德对休谟问题给出了回答,纯粹理性批判为知性知识奠基,实践理性批判为道德理性奠基)

休谟问题到《资本论》:理性只是充当工具,反映了价值理性的空场。(这里讲到中国效率至上的病症) 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的利益是多元的,相互矛盾的。决定不同利益斗争的是不是理性,而是命运。

资本生息的转让,资本作为商品的价格如何衡量。

1.1.3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学习西方,被迫走上资本主义。(资本-侵略-世界史)马克思以英国为参考。学习是为了缩短和减轻(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分娩的痛苦。当前的中国大变革,信任危机,为我们学习先进思想提出了要求。

  • 前资本主义(封建):生产的目的是使用价值的增多。主体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贵族地主)。商品货币交换,货币代表的价值没有增值。(商品-货币-商品)
  • 资本主义:交换价值的增值,资本的生产。(货币-商品-货币)

1.2. 资本主义前史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的历史过程。

  • 前资本主义,有实用价值的高低。
  • 资本主义,使用价值被夷平,统一为货币价值。

1.2.1 资本主义的逻辑开端

商人根据市场组织生产者生产。 但是由于封建的生产关系(欧洲行会手工业,半人生依附关系,非雇佣关系),生产者不听从商人,而没有形成资本主义。行会等级资本:行会师傅并非为了资本升值,而是为了满足主顾需求,而为了荣誉等级地位,追求质量精美。

1.2.2 第三等级感性意识

欧洲中世纪末第三等级的感性意识(还不是意识形态)形成:奔向个人自由劳动和动产的自由。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决定关系,他们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教材在这里错误了)。 资本主义来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不是生产工具更新带来的。行会手工业转向工场手工业,生产工具没有改变。工场手工业组织者是商人,目的是货币升值,由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在逻辑上,工业的发展、新的生产力形成了。

当时欧洲社会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教会,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手工业者、商人。

  • 欧洲商人开拓海外市场,进口外国奢侈品,财富积累,但是无法购买土地(土地所有权等级世袭,中国则不同,土地可以买卖)。生存空间狭窄,私人武装对抗贵族武装。
  • 自由劳动:手工艺人拥有有限的动产(生产工具私有),积累的手艺,他们看到了自由劳动的可能。行会地主成为了束缚。

第三等级的感性意识带来资本主义。马丁路德新教是第三等级的感性意识的意识形态化,不能否定新教的重要性。

1.2.3 中国社会

基督教:世界主义。 中国:家族为单位,家族本位社会,在近代史中逐渐解体。 个人本位社会,社会来源于理性的契约,个人是独立的人格、道德制约的主体。 中国:家族本位->熟人社会,不是个人本位社会。处于过渡时期(分娩的阵痛)。 中国30年代:“法治不立,秩序紊乱,个存侥幸,群情不安”。

金融资本主义社会

诞生的总结:货币转换为…(物品,资本,…)。

金融资本主义社会:全世界的货币都脱离了金本位。(货币没有了保证) 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做资本家。马克思:产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金融家)。 马克思:“金银并非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站在大地上。

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突破货币对生产的限制。突破的方法:脱离金本位。罗斯福新政,国家印货币,国家投资。亚当斯密 -> 凯恩斯主义。 金融学:邪恶的科学,由于资本市场的前提。 需要“新资本论”金融学批判。

2. 正课 导说

吴晓明老师讲上半部分,王德峰老师讲下半部分。以解读原著为核心,学习一手材料。马克思主义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带着自己的思想来学习,容易造成误解,而哲学革命要求我们破除自己的常识信念和理解框架。

比如,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误解。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存在论的立场还在生产的逻辑中,过度强调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文明作用的认同。海德格尔认为资本主义让人类无家可归,不应该歌颂。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主义没有重建家的思想。而《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突破了旧的立场。社会主义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在对资本主义扬弃之后,人们建立了家。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物质关系的领域是非理性的。为什么人类想要消灭对方。还原到达尔文也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社会因素。为农民辩护的时候,发现黑格尔法哲学的问题。认为政治经济学是解剖社会生活的钥匙,但是发现政治经济学的前提还是有问题的,是以矛盾为前提的。从资本出发,却不解释清楚资本。

政治经济学混沌的举例:等价交换。(或者说对它批判)等价交换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立(原子个人)。欧洲的历史实践是抽象个人的建立的过程,前提是被建立起来的。而现在的抽象科学,不追问这些前提的建立。

2.1 范畴的源头:感性活动

理性的范畴不是文明(生活)的基础,范畴都来自于事后的形式化(已经形成的感性活动方式得到了思维的表达)。

蒲鲁东:事实前提是范畴,是依靠理性知性建立的。这是错误的,这些范畴是被建立起来的。不是本来就符合理性的,不是历史的起点而是历史的结果

“劳动”范畴(1844手稿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的二律背反):劳动本身是没有价值(价格、交换价值)的。资本和劳动的等价交换(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来自劳动的异化。 举例讨论“一般劳动”这个范畴,劳动是要产生生活资料的,人类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一般劳动”的范畴。“一般劳动”(炒股操盘手,经理管理等也被称为劳动,最后就没有资本家了)是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后随之而来的,被建立的。有利于交换价值增长的活动都被称为“劳动”。(马克思)范畴的历史不是理性的必然展开。范畴: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感性活动被抽象化。

  • 中国:实在高于概念。中国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因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不会产生出资本主义的范畴。中国的交互性“五伦”,没有真正的“个体的人”。
  • 西方:概念高于实在。思想的抽象化历史,欧洲人的抽象化的完成(通过基督教),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前提。成为宗教团体中的个人,人与人的关系同一化,通过理性契约建立社会。

哲学革命:范畴不是由理性构造而是由感性构造的。

        graph LR
        A[感性活动] --> B[范畴理念]
        C[西方理性主义] --> D[基督教团体个人] --> E[抽象个人] --> F[理性契约社会]
  

自然科学的范畴。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基础和生活的基础是同一个基础,抽象物质的观点无非是唯心主义的,没有工业和商业就没有自然科学。毕达哥斯拉:数学的理性不是人类的理性,而来自宇宙自然的构造。 “把自然成功放到公式中,才算揭示了自然科学的奥秘”这种想法来自资本的量化的要求,对what的兴趣转变到how,要求劳动的抽象化,抽象劳动的积累。

对自然的观念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产生不同的生产方式:

  • 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技术:量化地控制自然物。自然界被量化,空洞的理性。资本主义要求把劳动抽象化。
  • 传统的生产方式。技艺:与自然交互,产生使用价值。自然科学就是人的科学。

2.2 革命

《资本论》是历史(批判)科学著作:人类是一个自然史,即自然科学需要重新理解自己为历史的科学。批判、革命:不是事实出发的实证科学,而是从感性活动——让事实成为可能的实践——出发。

  • 革命是自我的否定,范式paradigm的转换,科学的进步是革命而不是渐进的。
  • 暴力革命:支配时代的生产方式一定是对抗性的,终结的革命也必定是对抗性的。
  • 辩证法是革命的逻辑:自我展开,自我否定,革命。举例:恋爱->结婚->生子(父子/母子)。
  • 马克思的思想革命:《1844手稿》《费尔巴哈提纲》。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1845年稿本 与 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是《1844年手稿》的存在论的哲学革命的总结,下启《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关注点: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区分。(1)新唯物主义: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2)实践——社会生活。(3)不是建立在抽象的个人,而是在人类社会——社会的人类。

3.1 费尔巴哈与现象学原则

费尔巴哈提出对象性原理,但是没有提出对象性活动的原理。外部事物首先是感性需要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 费尔巴哈的突破,把人也作为感性的对象:人的感性的社会存在,也是感性的对象。本体论上的感性,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感性(preception)。把人的感性存在作为我们获得人类存在的基础,“人对人的感性直观中才是真理的存在”,“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还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还有自我”,具有现象学的原则。

费尔巴哈而后批判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忽视了人类的感觉而进入存在论。批判唯心论,唯心论在人里面寻找观念的起源是正确的,却不正确地从实体的灵魂的人中寻找观念的起源。费尔巴哈认为:观念只是通过传达,人与人的传话而产生的,人类的一般理性不是单独做到的(社会性)。(联系孟子的“心”、慧能的“自性”理解主体性)

胡塞尔提出的问题,主体和外在事物的分立和预先设定,认识的过程是认识主体超越自身切中外部事物。然而既然主体和外部事物是异质的,这样的认识活动就无法被证明能够切中异质的对象。自然学科也有类似的问题,观测的结果是依赖与介质的,无法证明它的客观性。康德的先验哲学,也是对认识活动进行批判。

        graph LR
        C[心 主体] --> D[见 纯粹现象] --> E[花 外在事物]
  

现象学原则:纯粹现象。胡塞尔选择只相信绝对被给予我们的事情(纯粹现象)。引用王阳明的话来解释:一个友人问王阳明:“山间的花,自开自落,与你的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答道:“汝未去见那花时,汝心与花,一时俱灭”。重点不在心(主体)或花(外在事物),而在“见”本身,在纯粹现象,我们与事物的原初关联。手电筒发出光芒,才把世界展现出来。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认识的过程,然后胡塞尔构造出先前预设的主体和外在的事物。海德格尔而后把现象学从自身推向了存在论领域。“见”理解为直观:费尔巴哈,胡塞尔。理解为感性活动:马克思,海德格尔。

联系,艺术,音乐来理解纯粹现象:对听有听,对看有看,现象学原则对现代哲学和中西文化交融有重大意义。美是人类的感觉,美是社会性的情感。

3.2 人的感性活动构建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感性活动的存在论,针对能动性的批判。马克思的革命,从知识论转到生存论(existence)上。

(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对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批判。抓住主体方面去批判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有攻劳的,但是问题在于抽象的发展了主体性。上面阐明费尔巴哈的重要性,现在再对他批判。费尔巴哈达到了感性存在论的高度,但是没能完成。心去规范事物的感性存在论,费尔巴哈无法达到,因为费尔巴哈只有直观只把感性当成客体,没有考虑到人与人的活动:“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只归为了认识活动。费尔巴哈认为是直观的认识、理论活动规定了世界。

能动性——费尔巴哈所缺少的对象——来自于“心”,心(感性活动)是行规定者,规定事物。感官告诉我们的是混沌流变的,实体性是心做成的。

  • 理性之光,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用科学理性规范世界。拿掉感性,只讲活动:唯心主义。劳动的形而上学本质来自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自己安排自己。
  • 理解为直观,费尔巴哈。而直观是被动的,那么就失去了能动性。还只是理论的活动。
  • 感性之光,感性活动,马克思、海德格尔、中国。劳动、语言、社会,缺一不可。活动是activity,而不是movement。

西方哲学传统(包括费尔巴哈)对无目的的认识活动的崇敬(运动员/小贩/观众的例子),认为实践是有实际的目标的,所以把它的地位放的很低(“卑污的犹太人”)。马克思提出:费尔巴哈不理解感性活动,实践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是感性活动。

sein存在(to be),gewessen过去分词(being),Wessen名词化——本质,“本质就是消失了的存在”。

我们应该在存在论上讨论根本问题,而不是自由平等这些问题。多少问题是假理性、自由、平等而行之。

3.3 感性真理观: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主体性的观念形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条,认识论的问题——真理观是否有认识?作为主体把握外部世界,和生物身体和现实无关的认识。但是人类的意识能否脱离现实历史,以自己的纯思为展开? 纯思的材料都来自现实历史,思想家的活动是不可能没有历史根据的。不能否定超越时代的天才,思想一旦展开是可以超出自己的时代的,但是他们也是立足在现实历史的土壤的。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还是翻译成“对象性”比较好,因为我们尽可以隔绝外部环境,构想出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这也是彼岸性。柏拉图的洞穴的比喻中,已经把真理放到了彼岸中。而我们要创造真理的此岸性。

感性真理观:思维的真理是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主体性的观念形态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事物之前,我们已经参与了这个事物的构造,而这个构造是理性前的。(尼采)通过科学发现的东西,是预先塞进去的感性活动、实践,然后再把它抽离出来作为“科学”。
  • 对象性本质力量主体性:我们在对象性活动中,认识到了对象性。把需求转变为属人的需求:对食物的需要变成了烹调,对异性的需要变成了爱情。真理:改变外部事物能力的现实性主体性。

追问康德的认识论。康德由先天综合知识,得到纯粹直观是经验直观的前提。空间时间是先天直观形式,对它再次追问:它们又来自哪里?这些都来自我们与事物打交道的方式——来自于实践的(举例,孩童想要拿一个小球,不断尝试之后可以准确的在空间中拿到;中医)。反驳康德的不可知论用实践就可以(举例,硒元素是来源于人类第一次提取石油的实践)。

追问“真理”的定义。教科书中真理的定义:内容来说是与认识无关的、不依赖于认识的、表达这个世界的真相,形式来说是人类的认识形式。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没有这样的东西,这都是我们的设定。

真理的客观性是类的客观性,人类所共有的。康德认为是先验理性保证了这种客观性。现在我们认为这是:人类改变事物的能力的客观性,人处于社会就具有这种客观性,是历史积累起来的类的力量。同时也说明了,真理是一个过程。

3.4 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形成

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环境和教育)在人的感性交往和感性冲突(革命的实践)中形成起来

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的改变是人造成的。人的活动就是环境。

(三)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三 恩格斯)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没有人能够凌驾于社会之上。“自我改变”应该被保留,人的活动——人的感性意识的革命。 人的活动,感性冲突是痛苦的,它会带来新的感性意识,形成革命主体。 举例,第三等级感性意识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存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3.5 四五六七

(课程没有找到)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七)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七)顺着(六)的思路,进一步阐发,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和“人的本质”都是一定的人的社会形式的产物。

  • 宗教感情,比如宗教改革的新教,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宗教感情。越是发达,新教发展越广。其实是社会的产物、结果,而不是历史的起点。
  • 平等、人权、个人的自由,被误认为是没有历史性的。当时的哲学思想,比如霍布斯、洛克,讨论原始社会都是从个人的自由为起点,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社会的产物。

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根源被误认为是“观念的变革”,其实是黑格尔主义者,历史唯心主义者。举例:认为没有重力的观点,好汉在水中就不会淹死,好汉就努力与重力的观念抗战,青年黑格尔派就是这个“好汉”。知识分子很容易落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根源是社会生活,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中国的历史:

  • 毛泽东时代,封闭国家,以计划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是为了建立工业基础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把蛋糕做好。
  • 蛋糕需要先准备好,计划经济体制解体,市场经济体制登场。之后改革开发、国营企业改革只是改变分蛋糕的方式。“投机倒把”变成了“搞活经济”,不是观念的变革造成的,而是当时中国的物质生活的变化造成的。

3.6 未来新科学的原则

未来新科学的原则:理论的任务是理解生活世界的自我批判(实践),而不是以理性规范世界

(八)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实践:创造或改变社会关系的活动,也是感性生活的自我批判。改变发生在社会生活中,而不是观念上。 章学诚(清):“学于贤人,斯为君子。学于众人,斯为圣人。非众可学也,求道必於一阴一阳之迹也。”民众的生命实践是“一阴一阳之迹”,在其中求道。

再次讨论经济学的范畴前提:原子个人的前提。资本主义的范畴是历史的结果。拓展到一切的科学的理性,都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理性一再成为胡闹,欢欣一再变成烦恼”。关于自然的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是同一门科学,所以我们只有一门科学就是“历史科学”。

新科学的思考:研究支配我们的思考的观念,如何从实践中来

费尔巴哈只是换了一种新的方式重新承认已有的东西。

3.7 新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

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于资产阶级。

  • 旧唯物主义:霍布斯、法国百科全书、费尔巴哈等,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其立足点。
  • 新唯物主义:私有财产的扬弃,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无产阶级)是其立足点。

(九)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十)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说汉语的无产阶级,即儒道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3.8 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

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新哲学史对生活世界本身的革命性质的自觉表达。 旧哲学只是用不同方式承认世界,而突破在于改变世界。

(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判(误解):每一次世界的改变都是以先前的为理论(对世界的解释)前提。 但是实际上马克思建立了新的“理论”,不在范畴解释基础上的理论。

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致力于“重建家园”。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批判的出发点,物质生产为基础不能建立出“新家”。 《手稿》中其实提出了关于建立家的哲学,包含对当下实践和社会构造的说明。

4.《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合著1845-1846年)社会权力哲学的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建构。之前只发表了一个章节,直到20世纪30年代全书才问世,《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马克思回顾自己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程,描述了未发表的原因。

关注点:(1)现实个人:感性活动、物质生活条件——人所在的世界,而非抽象的自然界;(2)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方面;(3)社会权利的概念、演变。

        graph LR
        C[物质生产] --> D[社会权力] --> E[政治权力]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权力哲学。社会权力(social power)是非理性的:感性生活不平等的关系,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传统西方哲学讨论理性范畴,那么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哲学来研究非理性的东西。 社会权力的基础是物质生产,我们有“经济学”来研究物质生产,然而经济学用范畴来遮蔽了power,所以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 所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创立的过程。

尼采的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意志不是服从于理性(康德),意志也不是生存(will to survive 叔本华)。

阶级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graph LR
        A[物质生产/经济基础] --> C[社会权力social power] --> |意识形态 ideology|D[right]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高度吻合。恩格斯当时的《费尔巴哈论》的思想与之有巨大差别。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大概是马克思的手笔,笔迹是恩格斯的原因可能是恩格斯的誊抄。

《德意志意识形态》其中有很多现象学思想(即使当时还没有现象学范畴)、存在论分析。

4.1 思想观念与现实世界:实践抛到原理

4.1.1 现代德国哲学的根本错误:认为思想统治着世界。

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另一派则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老年黑格尔派遵循黑格尔的思想,整个人类社会就在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体系中。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每一个个人受到思想中的观念的束缚,所以要达到自我意识的觉醒。

(I)既然这些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派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真正镣铐一样,那么不言而喻,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既然根据青年黑格尔派的设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那么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这种改变意识的要求,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释来承认它。青年黑格尔派玄想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如果说,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那就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修饰他们的要求: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人的(费尔巴哈),批判的(鲍威尔),利己的(施蒂纳)。

4.1.2 人的解放不是思想活动,而是历史活动

(II) 当然,我们不想花费精力去启发我们的聪明的哲学家,使他们懂得: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4.2 历史存在论

类不是柏拉图的理念,类是自然形式本身

理性与感性实践:

  • 西方传统:解放是思想的活动,“汉语说我”。理性的自我展开。
  • 东方/马克思:解放是历史的活动,“我说汉语”。

历史性(historicity)

  • 自然界是非历史的,自然界不会不断地自我创造(比如:蜜蜂、科学原理等)。不是有变化就有历史性。
  • 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性的,因为人在自己先前活动的结果,会被作为下一步活动的条件,下一步的活动又会改变这个条件————命运自身——历史的必然性。

4.2.1 历史不是理性的展开

黑格尔以前(霍布斯、洛克),理性的设定历史的起点:自然状态,即把当时的人类的生活方式设定为起点。

黑格尔:历史是理性的展开(原初于康德)——历史的逻辑预存论。人类的起点是:人与自然界的分离开——自我意识,意识=存在。部落/图腾构成了精神的种子——社会共同体、自我意识、劳动(劳动不是个人的,是社会的活动)。种子——最初就已经包含了全部抽象的可能性——逐步展开, 全部展开即历史达到终点。

黑格尔的问题在于:逻辑吞噬了历史——历史和逻辑统一之后,时间性消失了,离开了时间性我们无法讨论历史。时间性不是物理的时间——度量衡,时间性在于:因为领会存在,而筹划未来。人是筹划未来的,能够领会到存在/虚无的。

马克思:人是时间性存在是马克思思想的前提,虽然他没有专门去讨论这点。价值论中,时间被抽象为价值的标准,时间的重要性是默认的。把历史性纳入存在论——历史唯物主义。

未来不是知识推断的对象,未来是荒谬和恐惧的。金融学把人的未来看成是逻辑推断出来的,并把推断出来的东西当作真的,做买卖。 海德格尔:人推断未来是因为领会的存在,领会不是认识的。

4.2.2 “现实个人”的概念

两个批判

  • 批判先验主体哲学,以理性规范世界。
  • 批判物质存在论(本体论),认为世界是自在存在的物质。

对象性活动物质生活条件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意识不是主体,历史不是逻辑的展开。而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

不要为人类的历史进程另外安排一个主体,撇开这些想象的东西之后,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感性活动,和感性活动在其中展开的物质生活条件。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历史性不是科学讨论的话题,科学是在理性范畴、经验概念基础上的,应该用存在论去讨论历史,存在论的概念都是超经验的。举例:生产关系(power 对抗性关系)是存在论概念;经济关系(亚当斯密李嘉图的讨论)是经济概念,在经济范畴中被讨论。

对对象性原理可能具有的生物学规定做褫夺(依法剥夺,否则会陷入生物学中去,变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些自然条件有其专门的学科研究,不是存在论、历史性的领域。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不当作存在论来看,生产就是单纯的生产物概念的生活质料。从存在论角度上看,生产的是物质生活——感性存在

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即使感性在圣布鲁诺那里被归结为像一根棍子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它仍然必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家知道,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是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作了一些为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

(德国人在马恩这里是一个贬义词) 生产的条件是世界,这里的“世界”是只有人才有的。因为人类有语言——感性的交往——人类才有世界,存在被领会,自然界涌现。物质生活条件通过生产,转变为世界。生产的感性活动,让条件展开给我们,就是世界:《存在于时间》——世界之为世界——用具联络整体。

所以我们研究的是,自然基础在人类活动中的变更。

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

(尼采)通过科学发现的东西,是预先塞进去的感性活动、实践,然后再把它抽离出来作为“科学”(感性活动)。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

4.2.3 源初的历史关系

(不是时间上的在先的原初)四个方面,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感性意识”的历史:

        graph LR
        A[感性意识] --> C[感性需要]
        A --> D[感性交往意识]
  

(1)对感性存在的生产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2)新的感性需要的必然形成

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从这里立即可以明白,德国人的伟大历史智慧是谁的精神产物。

(2)与(1)没有逻辑的先后,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都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是谁的精神产物”?是感性意识的产物。

(3)家庭:感性伦理关系

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德国除外)。

比如父子关系:在康德那里,是两个独立的主体的关系。在儒家那里,是情感关系、感性伦理。

此外,不应该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该看作是三个方面,或者,为了使德国人能够了解,把它们看作是三个“因素”。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4)生产关系的生产(“共同活动的方式”,“交往形式”)逻辑前的感性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 再次谈到第三等级感性意识,资本主义的诞生来自第三等级感性意识的发展。

4.2.4 现实个人的我性:感性的自我

西方传统崇尚理性的自我意识:“纯粹的”意识,导致唯我论的困境。 而我性(selfhood):是此在的向来我属性,在感性交往中构建的。

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佛教中有五识(眼、耳、鼻、舌、身),第六识是意识,把五种感觉综合成对象;第七识是自我(末那识),贯穿一生各个对象;第八识是大我(阿赖耶识),在语言中,语言中积淀了人的关系、感性交往。语言是人与人的感性交往,不是符号的逻辑系统,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意识、语言和劳动同样古老。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

        graph LR
        A[意识] --> C[自我意识]
        A --> D[对他人与他物之联系的意识]
        C --> |等于|D
  

人与人的感性交往才构成关系,人与人发生关系,才有人与物的关系。“社会”是“感性交往”,是一个动词。 感性自我是“对他人与他物之联系的意识”,由此自我也有历史的变迁。

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但是,另一方面,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

4.3 社会权力的原理

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一)分工导致异化:

  • 劳动异化源于人类自发的分工,来自历史的必然性。分工带来交换,私有财产起源于此。
  • 异化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中解决。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生产力的飞跃,不是说量的变化,是来自于新的分工带来的新的生产力造成的。是新分工决定了新的社会权力(social power)。

(二)社会权力、战争等,都是来源于历史展开的必然性,是感性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观念。 (1)社会权力的形成:“积累起来的劳动”统治“活劳动”的人格化(而不是源于人类的所谓恶的本性),导致了阶级的分化。资本家只是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的人格化,无论他原本是什么人,在生产中都必须遵从资本的规则。阶级不是主动组织起来的,而是处在同样社会生存条件的人们。民族冲突也是阶级斗争。 (2)战争:人性的本质是社会学存在,人为了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不断采取对抗的方式。

(三)社会制度,观念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1)第三世界的感性意识的觉醒,私人武装;(2)为资本的展开建立政治制度,革命、街头巷战。

4.4 意识形态的本质真相

(一)power决定right:意识形态是社会权力的价值论说,意识形态没有独立的历史。

(二)意识形态是对一定形式中的社会交往之界限的表达。 资本社会的界限:维持共同利益——市场的继续存在。自由、平等都是这个界限的表达。

此外,不言而喻,“怪影”、“枷锁”、“最高存在物”、“概念”、“疑虑”显然只是孤立的个人的一种唯心的、思辨的、精神的表现,只是他的观念,即关于真正经验的束缚和界限的观念;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就在这些束缚和界限的范围内运动着。

(三)意识形态的形式的历史继承。宗教、哲学、神话都是意识形态的形式。

4.5 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论证

(对共产主义的存在论的论证在《手稿》中完成了。)

(一)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道德伦理的,是历史存在论的。)(“住相”)。(1)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历史;(2)自由王国的基础,目的本身的人的全面发展;(3)生产力的提高,为未来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财富要素。 社会对抗(文明——毁灭):生产力过剩,需要毁掉既有的劳动成果(自然灾害、战争),不断破坏,才能为资本创造空间。所以,资本主义是社会对抗的最后一个形式

(二)无产阶级的感性意识。(欧洲无产阶级的问题,找不到革命主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区分越来越模糊。) 摆脱自己作为偶然的个人被支配的命运,消灭异己的劳动要求个性的感性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