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第一册 春秋及其以前

  1. 商、周奴隶社会的兴盛与衰微——商代和西周时期(前16世纪-前8世纪)宗教天道观的变化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3. 齐、晋两国的改革及齐桓、晋文的霸业
  4. 前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孔丘对于古代精神生活的反思



第一册 春秋及其以前

生产关系的转变->社会制度的改变。《春秋》“初税亩”。秦 “初租禾,初为赋”。

        graph LR
        subgraph "奴隶制度"
        A["籍 - 奴隶制剥削"]
        C["周礼"]
        end
        subgraph "封建制度"
        B["税 - 封建制剥削"]
        D["“非礼也”,“法”"]
        end
        A --> B
        C --> D
  

1. 商、周奴隶社会的兴盛与衰微——商代和西周时期(前16世纪-前8世纪)宗教天道观的变化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历史线:

  1. 夏禹:国家产生,“大同”(“天下为公”)->“小康”(私有制)。
  2. 商的发展:农业工具、农历、青铜器皿等。宗教。
  3. 商朝的矛盾:
    • 内部矛盾: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 外部矛盾:商与周之间的民族矛盾。
  4. 周公旦对奴隶制的巩固:
    • 周礼、分封建国。人们思想中逐渐形成“中国”的概念。
    • 对奴隶主天命思想的补充,以巩固统治。注重于“德”,“明德”、“慎罚”以统治百姓。
  5. 西周衰弱:
    • 奴隶主与自由民及工商业者的矛盾。统治者权威削弱。
    • 神权和信仰被削弱。古代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五行”思想:开始于西周初期。《洪范》《尚书大传》,产生于当时的生产实践。
  • “阴阳”思想:《周易》。八卦起源于龟卜。在战国《易传》中得到发展。
    • 天地如父母,生出六个子女,代表殷周的人所认为是自然界的六种重要的自然现象。
    • 包含“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6-221)。

  • 社会生产力:铁的应用 -> 农业的发展。
  • 生产关系:
    • “初税亩”,农民摆脱了奴隶地位。奴隶的斗争。溃散、逃离、暴动。奴隶身份的解放、地位提高。
    • 新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的诞生:旧奴隶主阶级转化;新兴地主阶级。
  • 思想变革:宗教天命、神权观念动摇。君臣关系、君主与国家关系变革。各个阶级“百家争鸣”。

3. 齐、晋两国的改革及齐桓、晋文的霸业

3.1 齐

管仲与齐桓公。《管子》内容复杂、形式整齐,大概是收录了当时“稷下先生”们的文章编辑而成(~学报)。其中的《大匡》《中匡》《小匡》和《齐语》中的管仲思想相符合。

  • 剥削:用新的封建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案田而税”
  • 制度:废除分封,发放俸禄:“赋禄以栗”。废除士官世袭制度,“士无世官”,“尊贤育才”。限制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垄断,“官世无摄”(官职不可以兼摄)。
    • 不彻底性“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
  • 国内发展
    • 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 军事上“强兵”,把政治和军事统一:“作内政而寄军令”。以行政上的组织单位为根据整合农民为军队。
  • 对外关系:联合“诸夏”,抗拒中原以外的民族,“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尊王攘夷”)。

晏婴,调和、折中主义。不反对传统天命,又强调人为的作用。

3.2 晋

“郭宴之法”:(1)促进生存,争取劳动力;(2)用人“亲亲”,“尚贤”,不“唯亲”,也不“唯贤”;(3)分配制度,“君子”间(分封进贡)、“小人”间(人人有所“享”——转变)。

赵盾,在夷举行军事演习,获得政权进行全面的改革。

4. 前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孔丘对于古代精神生活的反思

孔子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派

  • 认为大转变是“天下无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反思:认为历史在变动,周礼也需要改革,“有所损益”,遵从“道”。

孔子对“”的反思:(:是人类,对应“禽兽”;:是被统治的群众,对应“君”。“君子”和“小人”的意义的变化,由对政治地位转向对道德品质)(孔子对“仁”的回答(邓晓芒)

  • “仁”的基础,“为仁”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真性情、“直”、重视人的真实感情。“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厌恶虚伪,对父母亲人的爱也是真性情,以此拥护“三年之丧”。
    • 达到“仁”品质的方法:在真性情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还需要通过“礼”对“真性情”进行加工,使个人与社会相适应,不相矛盾,而是相和谐。“克己复礼为仁”。
    • 礼:包括社会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秩序等上层结构。“克己”(礼)是克制自己的私心,才能更好“推己”(仁)。
    • 对周礼的补充:
      • 恭俭。
      • “正名”——礼的重要作用。名正则言顺。“正名”是为了维持周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
      • “中”,“允执其中”,“执其两端”(详尽两方面之后,折中主义)。保持统一体的平衡,不使发生质变,是反辩证法(自我否定)的
  • 完全的道德品质是(自然)和(人为)的矛盾统一。
  • “仁者,人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 阶级性——特殊性/共性:“人”更多地指奴隶主贵族阶级,有一定的阶级指向。“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都有一定的阶级性。

天命, 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考虑现实的意义和影响:

  • 天命的限制:天命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失败,但是不能阻止人们去做道德行为。人的道德价值是不被限制的。
  • 鬼神:不明确否定也不肯定。但是否认天能“福善祸淫”,否认鬼神能“赏善罚恶”。

艺术服务于道德政治。礼乐的标准是中庸。

5. 邓析与子产的斗争,名家的起源

子产(~前522)郑国贵族。为缓和社会矛盾,尽量维护奴隶制统治。

  • “作封洫”,“使田有封洫”,田地有沟洫为界。
  • “立谤政”,允许“庶人”议政(这是不合奴隶社会“礼”的)。
  • “制参辟”,“铸刑书”。将以有的刑法条文公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以限制奴隶主贵族。

邓析,“竹刑”——合乎新兴地主阶级的刑法。以“言意相离”的方式针对子产,最终发展为与没落奴隶主贵族合作斗争。最终被杀。

名家,“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诡辩”其原本的用处,是对于法律条文“咬文嚼字”,作出种种解释,取其言而背其意。是法家先驱人物对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方式,以破坏奴隶主的法令、统治。

6. 春秋末期军事思想和经济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旧军事思想以“礼”为基础。新军事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吴孙子》中的矛盾观点、对立统一观点、实践观点、根据客观条件。

计然《越绝书》,关注天时变化规律。

7. 墨翟和前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手工业发展:

  • 手工业厂主手工工作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墨翟:木工手工业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