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1. 《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
    1. 野营旅行
    2. 野营旅行中实现的原则 — 不平等的类型,共享原则。
    3. 这种理想可欲吗?
    4. 这种理想可行吗?人性的自私,或贫乏的社会技术是它的障碍吗? —— 基于税收的再分配、福利国家、市场社会主义、展望。
  2. 《无产阶级不自由的结构》
  3.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
    1. 黑格尔的历史图景和马克思的历史图景
    2. 生产力的构成

1.《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

《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

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反问

20世纪80年代后,宣传社会主义的观点:

  • 伯特尔奥尔曼:强调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大众不理解是因为不懂辩证法,应该宣传辩证法
  • 科恩: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要基于人们的意愿,而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更平等,但这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中缺乏论证。
    •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建立在(1)有组织的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壮大(不存在这样的群体——对社会转变有意愿和能力的群体);(2)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但是受到了自然资源的限制)。

1.1 野营旅行

在野营旅行中,社会主义的方式(共同财产和有计划地相互给予)是最好地方式。 那么需要考虑野营旅行和现代社会环境地区别。

1.2 野营旅行中实现的原则

1.2.1 机会平等的类型

资产阶级的机会平等:消除因权利分配和因抱有偏见和其他有害的社会观念所引起的对机会的限制。

左翼自由主义的机会平等:还反对那种使资产阶级的机会平等尚未涉及的由社会环境造成的限制性结果:由出生和培养的那些环境造成的限制性的结果。对社会环境的不利条件的纠正,而不是对天赋或生来的不利条件的纠正。

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不平等是由更深根源的天赋差异引起的),对自然条件(天赋)的不利条件也纠正。在这种平等下,收入差异只反映出不同的人的个人偏好,包括工作/闲暇的偏好(苹果和橘子的例子)。

1.2.2 不平等的类型

(1)第一类的不平等。其实不构成问题,偏好的选择会导致人们的权利分配不等同。

(2)第二类的不平等是由问题的,因为它确实包含一种总的益处上的不平等。

(2-a)因使人悔恨的选择而产生的不平等——蚂蚱和蚂蚁的故事(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2-b)因选择上运气的差别而产生的不平等——真正的有问题的。(而在市场中几乎无法避免赌博的选择运气的差异)

1.2.3 共享原则

用共享原则(人们之间的关心、在必要的时候相互照顾)来调节(2-a)和(2-b)的不平等。

(1)抑制因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导致的某些不平等的模式。 禁止这一类(源于2-a的)共享:将因机会不平等导致的生活不同的人们的生活分隔开来,使得他们之间不会共享。

(2)共同互惠的形式——在起点是平等的,并且存在对结果不平等的独立的限制的地方。针对2-b——谴责运气导致的分隔,和运气的抽签方式。

  • 不是严格的平等所要求的,但是是实现一种可欲的人类关系形式所要求的。
  • 共同互惠是反市场的原则。共同互惠中提供服务是为了需要被服务,而市场互惠是出于现金的回报(贪婪和恐惧的动机)。
    • 市场关系:市场商人在共同互惠中也会非常计较得失,根本上受贪婪和恐惧支配。因而实际是利己的,根本上非互惠非相互的。
    • 而真正的共同互惠不是市场关系(只是在有些结构上相似),而是非工具的关系。

1.3 这种理想可欲吗?

(两个问题应该区分:可行?可欲?)

权利的问题:野营旅行中存在很多个人选择的权利;而在市场社会中,其他人的选择也对每个人的选择有重大的限制。

对于我与之有任何交换或其他形式联系的每一个人,我都以以友谊为特征的互惠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一般意义的社会友谊,即共享,就像友谊一样,不是一种“非全有即全无”的事情。当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共享出现在社会中时,这无疑是受欢迎的事情。

1.4 这种理想可行吗?人性的自私,或贫乏的社会技术是它的障碍吗?

不可行的理由:

  1. 人性的自私:“人们常常被说成天生就缺乏满足它的要求的慷慨和合作,无论他们在野营旅行于其中展开的时间有限和特定的小范围气氛融洽的结构中会多么慷慨和合作”。

  2. 社会技术的限制:“即使人们在恰当的文化中是或可以成为足够慷慨的,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利用这种慷慨;我们不知道如何通过适当的规则和刺激使慷慨去转动经济的车轮”。

  3. 即使可以实行,“它是否会行得通,是否会稳定?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运行将会增强为社会主义的稳定所要求的对共享和平等的偏爱,还是相反,将会从基础上破坏这些偏爱”。

作者认为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设计出能够使它运行的那种机制。

毕竟,(几乎?)每一个人都既具有自私的倾向,也具有慷慨的倾向。我们的问题是,虽然我们知道如何基于自私的发展,实际上是自私的过度膨胀,去使一种经济制度运行,我们却不知道如何通过发展和利用人的慷慨去使它运行。

  • 全面计划的弱点:没有市场信号的手段,不知道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它。
    • 在过去的实践也都是失败的。
  • 市场结果的不公正和市场动机(贪婪和恐惧)在道德上的卑鄙。
    • 但是市场价格的两个作用在逻辑上可以区分:提供信息、提供动机

想法:利用市场提供信息的作用,服务于社会主义。目前的两个方案:

1.4.1 基于税收的再分配

约瑟夫凯恩斯《平等、道德激励和市场—乌托邦政治经济理论随笔》1981——看上去像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市场在组织经济活动,但税收制度却通过对收入的再分配消除市场的不平等以实现平等。

乌托邦式的:对钱的追求是处于为社会做贡献的要求,市场的机制被用于解决社会技术层面的问题,以服务平等和共享。

1.4.2 福利国家

把大量的供应品用于市场制度之外的需要。

1.4.3 市场社会主义制度

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1994。每一公民都对他国家的全部资本财产的一份按人计算的份额享有一种生来俱有的权利。可以在自由市场中交易,但是不能兑换成货币。

  • 劳动者、消费者、企业以市场竞争的方式相互面对。
  • 同时它废止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离——劳动者本身(全部人口),拥有企业的资本——减少了不平等。
  • 但是无法消除不平等,因为市场竞争是导致输家和赢家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在市场下共享也受到损害。

1.4.4 展望

为什么不为了平等而让经济效率做牺牲。

市场的特征需要全方面被持续关注:

  1. 征召低级的动机来实现。
  2. 可欲的目的。
  3. 产生令人厌恶的结果,包括重大的非正义的不平等。

2.《无产阶级不自由的结构》

《无产阶级不自由的结构》

3.《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

pdf:1988 重庆出版社2008 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2000年导言

(1)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方法的——反对“辩证的”方法。分析的方法:逻辑和语言分析的方法;经济分析的方法;描述先则、行为和策略的方法。创立人:GA科恩、Jon Elster、John Roemer。

(2)九月小组。1981年9月开始。

(3)我走向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 马克思主义的成长背景。
  • 1961年从麦吉尔大学到牛津大学,学习分析哲学。
  • 60年代后期:
    • 阿尔都塞主义,反复肯定的概念严谨的重要性与其特殊理论实践中概念的严谨并不相称(在特殊理论实践中往往不严谨)。
    • 与以撒莱维的辩论:喜欢某些人只是因为喜欢他们的钱与喜欢那些钱本身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由此开始重视分析、而非诗化的写作。

(4)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讲的“分析”是什么?* “辩证”在表示分析方法时是不明确的。

(5)关于胡说。教条主义者坚持他的立场,而胡说的人则随时转变他的立场。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反对:分析就其一般形式而言是非辩证的,就其特殊形式而言是个体主义的。

(6)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当代物理学家是一个伽利略主义者吗?)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1 黑格尔的历史图景和马克思的历史图景

黑格尔的世界精神:休谟——民族的特征。民族阶段(nation-stages)构成的特征。

  • 精神不能通过对其特征和能力的分类来理解,而只能通过在发展过程中展示它来理解。
  • 认识的阶段:感性意识->知性(分析的)->理性(更深刻的统一)。
  • 精神的自我意识是通过把自己投入到不是它自己的事物中,并接着在它的表现中认识自身来完成的。世界精神、上帝也是如此——上帝的媒介是世界,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自身的完善。个人、民族也是如此。
  • 自由的一个方面:人类是自由的理解需要一种认识——它独立于自然并支配自然。
    • 东方第一阶段的:人只被理解为自然的一部分。
    • 埃及:人不只是自然的创造物——半自然半人的文化作品。
    • 希腊:精神退出了自然,以人来描述自然。基督教是希腊生活的后退。

《历史哲学》:

  • 精神、自由和理念:精神的理念是自由。x的理念是x的本质或本性、潜在的可能性。精神达到了完全的自由时,它就实现了它的潜在的可能性。
    • 潜在可能性的第一级:x是潜在的y -> 在某些条件下x将变成y。
    • 潜在可能性的第二级:在某些正常条件下x将变成y(发生的概率更大)。
    • 潜在可能性的第三级:在一切正常条件下x将变成y。
  • 什么是自由?“物质的实体是在它的自身之外,精神却是依靠自身的存在,这就是自由。…就是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志(主体)——对象(客体),自由:客体是意识本身。
  • 理性:精神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理性,理性是对自身的意识——精神是自觉的、理性的(没有自我意识的理性——自然。不自觉的理性:服从规律)。自由是对理性的自我意识。
  • 历史的媒介。历史一方面是精神和理性的成果,另一方面是自由和理念的成果。
    • 世界历史的目的(——自由):精神的自我意识——精神对其自由的意识——精神对其自由的实现
      • 精神的自我意识——精神对其自由的意识。对x的意识是对x的基本性质的意识,精神的基本性质是自由,因此精神的自我意识就是对其自由的自我意识。
      • 精神对其自由的实现<——充足和必要的——>对自由的意识。
    • 原始的统一、分裂和重新统一。
      • 《法哲学》——《道德生活》:家庭(无差别的统一)->市民社会(差别和分裂)->国家(有差别的统一)。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激进刊物的极具战斗性的编辑,他本人对社会和政治事务的介入促使他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即把思想和文化强调为社会现象的主要基础是误入歧途,而且是为反动目的服务的。

马克思的结论:不是精神上的看法(黑格尔由此把剥削美化),而是外在的条件(人们享有或缺少的财富,人们必须从事劳动的方式)形成社会。时代不是由人们的观念而是由物质的目的和手段支配的。人们的局主导地位的利益和困难是与世界而不是与自我相联系的。自然是开端,自然也被生产过程所改造。

对战争、剥削的态度:

  • 黑格尔:是由于人类尚未完全认识自己。只有通过冲突人们才能认识自己——苦难是合理的。
  • 马克思:在于人们周围的世界对他们的统治,在与他们尚未实现的战胜他们周围的东西的企图。人们在成为物质世界的主人之前,仍将处在被它统治与奴役的关系中。(马克思是不是也认为矛盾是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是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不应该把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起来,而应该结合起来。

对历史的态度:

  • 黑格尔:人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意识需要实践和行动来认识自己。
    • “历史是世界精神(进而言之,是人的意识)的历史,它经历了自我认识的发展,它的促进因素和载体是一种文化,当这种文化激发了超出它所能包含的更多的发展时,它就要灭亡。”
  • 马克思:因为人需要时间和行动来战胜自然。由此,自然异常慷慨时,就没有历史。(对此我有些怀疑。)。
    • 资本主义帮助人们战胜自然,但是他将日益创造出妨碍它自身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
    • 重要的形式是经济结构而不是文化,而意识的作用则是由扩展的生产能力来承担的。
    • “历史是人类辛勤劳动的历史,它经历了生产能力的发展,它的促进因素和载体是一种经济结构,当这种经济结构激发了超出它所能包含的更多的发展时,它就要灭亡。”
不应该把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的观点隐藏,因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由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同时实现的,是一体两面的,不应该只考虑人与自然对立,而应该从同时包含人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物质生产。

3.2 生产力的构成

以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为指导。

3.2.1 经济结构和生产力